過來人的經驗現身說法,凡是俗人經常所發生的情緒化的劣根性,惡言惡行, 在心性的真理世界都不會發生,因此,自然而然沒有這類了垃圾出現了。因為當你明心見性之後,已無喜怒哀樂的情緒衝動,人與人間的相處,一向和樂清淨,一團和氣,那來你是我非的爭執。彼此攀談皆聖流,大家都是清一色的好人,那來敵我可分?善惡可辯?一視同仁,平等相待,那來你「頭」我「尾」可分?金剛經說:「佛法平等,無有高下」,便是此理。
「諸佛剎土,盡同虛空」。諸佛即「三世佛無量,十方佛亦爾」,乃福報所感的身心,為正報莊嚴;「剎土」即一切佛的國家,一切佛所居住的淨土,為依報莊嚴,同樣是福報所感的清淨佛土。「悲願來濁世,禮佛釋迦文」, 這兩句偈頌是成佛之道中稱讚釋迦如來佛祖的悲心弘願,為了要與五濁惡世的苦惱眾生同甘共苦,而投生於福薄障重,環境惡劣的濁世,由此更足證明釋尊對這班苦命兒的可悲可愍,亦足證明佛祖的崇高偉大,值得我們的崇恩感德,虔誠禮懺了。
同時釋尊成佛的國土是多災多難,既不清淨,亦不莊嚴的國土,所度的又是一班福薄障深,難調難伏,剛強難度, 充滿了劣根性的眾生,環境如此惡劣,眾生如此難度。別的佛土,如藥師佛如來的東方淨土,阿彌陀佛的西方淨土,都是那麼的高貴,那麼清淨莊嚴,不但彼國環境幽美,彼國的居民,又多數是大菩薩,善根純淑的聖賢眾。而娑婆世界,釋迦文佛的化區,不獨環境差,眾生根性亦差,差得太離譜,幾至一無是處,不能不令人懷疑到,釋尊的福報,法力不及東方淨土的藥師如來,和西方淨土的彌陀如來福報大呢?否則,他們的境遇為何現顯得如此懸殊呢?
「智圓悲無極,斷惑無餘習,三德等究竟,方便示差別」,談到三世十方諸佛,他們的福德因緣,究竟一樣抑是參差不齊?只要研讀這四句偈頌便可以得到圓滿的答案。
「智圓悲無極」就是十方三世的一切諸佛的「智」德「圓」滿;「悲無極」就是救濟眾生的「悲」心弘願,屬於廣大「無極」的恩德,也是平等平等沒有差別。至於究竟斷煩惱的工夫作得更徹底,不但煩惱清除,連習氣也清洗得乾乾淨淨了,所以說「無餘習」、「三德等究竟」, 這是總結。三德就是佛界上的智德、恩德、斷德,這三種超級的無上德行要究竟圓滿才能究竟成佛,任何一德,如果有所欠缺未能圓滿,就不能成佛。 但在三世十方諸佛中,是否有的佛圓滿,有的佛有所欠缺不夠究竟圓滿呢?答案是三德等究竟。 這「等」字即表示佛佛道同,佛佛圓滿,沒有欠缺三德的佛,所以說:「三德等究竟」。既然說三德佛佛相同,佛佛平等,但為什麼釋迦文佛化導的教區娑婆世界環境那麼差?眾生的根性那麼的下劣? 不如東方淨土和西方淨土的環境那麼幽雅?眾生的根性那麼純淑、優秀?原因何在?無他,「方便示差別」。意思是說: 原來是平等的,佛佛道同,本無參差。 由於娑婆世界的閻浮眾生,福薄障深,尚無福力超生佛國淨土,業力所感,非沈淪苦海不可,佛祖的澈骨悲心為拯救他們,不得不用善巧方便的大智慧 ,投生濁世與廣大的苦難人民同甘共苦教導他們知苦斷集,慕滅修真,超越苦海,高登覺岸!如富可敵國的大富長者,為了與勞苦大眾打成一片,脫下華服,除去身上珠光寶器,換上垢衣,為了和光同塵及客觀需要,悲心的驅使,不得不如此啊!無差別中示差別,太難能可貴了!
「諸佛剎土,盡同虛空」, 這是六祖惠能展示聖人世界的本地風光,空靈景象,以「虛空」作比況,這等於說聖賢國土的本地風光,只是萬里晴空,陽光普照,不像山河大地的五濁惡世,風災雪災,地震水災,橋梁斷折,地裂屋倒,人被活埋,災變連連,苦難重重!總之佛國剎土本地風光沒災沒難,人間的風雪交加多災多難的景象,永遠不會發生,也永遠不會出現。「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六祖惠能的「世人」的「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可說是破執除私的靈丹妙藥,世上的滔滔人世,滾滾人群,是一群最愚蠢,也最固執的一類動物,無中生有,製造壁壘,樹立仇敵,到處碰壁,無處無之,無時無之,鬥爭是尚,到處鬥爭,鬥之不停,天災人禍,造成苦難!如小小的一句閒話,可能造成萬世仇敵,不共戴天,永不相讓,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一句閒話,有形相嗎?無形相,但卻可以造成形相,造成壁壘,造成隔礙。誰令致之,執著致之。六祖說:「無法可得」;六祖說:「自性真空」,是真語、實語,無相之相才是真相,那兒才是禪地風光,那兒才是無災無難、充滿了光明、充滿了幸福的聖域!
六祖的經文略為解釋之後,接著就要把我對此節經文的觀感所作成的五首禪詩亦來個疏導,才不至於被怪責了。
「高登彼岸駕慈航」,這是五首詩中第一首的第一句,是讚歎惠能六祖要從此岸的業感眾生,出離苦海,「高登」佛國淨土,涅槃「彼岸」,所用的方法就是輕駕「慈航」, 使大家都能隨心所欲,自在安詳地到達彼岸。所謂慈航就是般若身,也就是慈悲與智慧的綜合,慧燈朗照,照耀夜空,即使在霧靄彌漫的生死長夜,也不會迷航,這正是觀音菩薩的千眼照見,千手扶持的親切呵護,溫馨極了。「幸入華堂覲法王」,這是此詩的第二句, 是讚歎惠能如此慈悲的呵護之下, 高登彼岸佛國之後,很「幸」運、很福氣,進「入 」佛國之後,再進一步跨入佛祖的宮殿,因佛祖是無上「法王」,福德崇高, 他所居住的宮殿高貴豪「華」,所以為人尊敬,為人景仰而尊稱為「華堂」,即豪華的殿堂,佛國淨土都是黃金布地,七寶莊嚴自然是豪華無比了。到華堂做什麼?「覲法王」,就是恭敬拜見「法王」,「覲」就是拜見,下見上曰「覲」表示尊敬。眾生高登法王佛祖的寶殿當然是為了敬禮,為了請佛開示,為了聽聞正法。「般若迎來無盡福,安祥歡聚在家鄉」,這最後的兩句是讚歎般若慧燈高舉所帶來的無邊功德和最終的成果。 例如說「般若迎來無盡福」,因為般若是智慧,智慧如一盞不滅的光明燈,凡是明燈的高舉,明燈的照耀之下,縱使是茫茫的生死長夜,也不能為害了,因為慧燈朗照,前途光明,即使是高山抑河海,何等危險的歧途,皆能一清二楚,知所選擇,曉得閃避,自然能穩健前進,安然無患了,這麼一來,不獨不會自害害他。相反的,不論思想言行,無不是自利利他。把公害變成公益,把惡濁變成淨土,把罪孽變成善根,罪惡之門關閉了,善門打開了,這種「般若」智慧「迎」接而「來」的「福」德智慧的大功大德還算小嗎?所以說「無盡福」。「安祥歡聚在家鄉」。 這最後一句是讚歎般若造成的成果極其輝煌!顯淺點說:如果依惠能指示的般若法門來修持,人人高舉般若慧燈,不再行差踏錯,最低限度不用再生死輪迴,不再受三途苦報,可以自由自在無罣無礙,享受無上法樂,既「安祥」又充滿了法喜的歡欣,與聖人相「聚」, 無災無難,安住在法王座下,生活在佛國淨土,以佛國淨土為「家鄉」,還不夠幸福嗎?
「假情假意非真修,竟把人生作夢遊」,這是第二首詩的前兩句,是感慨人生為何那麼複雜?有人似人非人,令人無法定位他到底是那種動物,因為他們雖似人,但其思想、言行與人背道而馳,聽其言,觀其行,雖生活在人道中,但其思想言行,卻像鬼道,畜道,他們雖然衣冠楚楚,但他們講鬼話、行畜道,一點人道的氣氛也沒有,如今日世界日報報導:華人李偉光,二零零八年七月三十日,在灰狗巴士上無端無故的把身邊鄰座的一位閉目聽音樂的年輕人麥克連,亂斬五十刀,結果還斬下他的頭顱,拋到車外,並破肚挖出他的腸臟,還割吃其肉。美國的大學殿堂平靜校園,也經常發生一些槍擊案,無辜的年輕學生和老師,無故行刑式的被槍殺,他們既然是人,可以如此無法無天,不講倫理道德嗎?
「亦無瞋無喜, 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這四句「八無」的瞋喜,是非,善惡頭尾的宣示,可說是世人最下流最小氣的紛爭,因理智的薄弱、情緒的惡化,盲目的衝動而無事生非,造成滔天災難。
-講於紐約慈航精舍印順導師圖書館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