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六祖壇經探秘(四十六)

「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這一節經文是六祖開示佛性平等,本無差別的道理,並嚴峻指出無差別中竟出現了差別,過在迷與悟的不同,才出現「有愚有智」的畸形怪象。愚是無知的產物,智是智慧的奇葩。舉世滔滔,愚夫到處充滿,出現在人世間的各種畸形怪狀的眾生相;智者猶如日月星辰,光明燦爛,甚為稀有,記得曾有「鳳凰何少爾何多」的概嘆!也曾有「因緣福報各春秋」的概嘆!愚夫不獨智慧差,福報也不濟,因為他們是業報身,一切的一切都受著業力所支配,才有那麼多意想不到的缺陷。智者都是福報身,智者的正報依報,都顯得那麼美滿,不獨智慧大,福報也雄厚,所以才不但美滿,而且奇妙絕倫,不可思議!
      
「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佛性」即成佛的可能性,其實此性是法法道同,是一切法的平等性。約其有成佛的意義說,叫佛性;約普通人說也可以叫眾生性,若綜合一切法說,便泛稱法性了。其實,這是具有普遍性、永久性、不變性的不可分割的法性真如,本來是平等平等的。不論是在凡在聖,都圓滿具備,不因在凡而減少,不因在聖而增多;也不因在凡而染,在聖而清淨。它是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的,所以六祖說:「佛性本無差別」,可說是一視同仁,也如金剛經所說那樣:「佛法平等,無有高下」。如果有差別那是因為眾生的佛性有理性與行性有所不同,約理佛性說,佛與眾生是平等的;但若約行佛性說,佛法眾生就大大的不同了。理佛性是原始型的,如礦中之金,它們與砂石的共同體,粗細難分,即使開礦挖了出來,金苗砂石相連,金石難分,甚至金苗的閃光都沒有,同砂石無異,那種金有用嗎?行佛性,即是善緣具足,有緣聽聞正法,發心修行,把煩惱解決,智慧被引了出來,超凡入聖了,佛性發光了,成佛了,可以現身百千億,到處廣度眾生了。如開發了的金礦,砂石泥土被清除,已淘沙見金,且經過大冶洪爐,精密提煉,已成九九純金了,此時的純金,用途廣了,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做成金佛、金人、金獅子、甚至金雞、金蛇,形象雖異,體質無殊,正是如金作器,器器皆金,如佛千百億化身,身身皆佛。一個庸凡的人,經過多生多世,精進修持,把人的劣根性,人的無始以來的煩惱惡質,苦心修練,如砂石相連的泥土雜質清除提煉,好不容易才變成純金,此時用途就廣了。如成佛之後,人性改變,佛性光輝,佛性燦爛,嚴土熟生,功德就如旭日初生,光芒四射,其無窮妙用就大矣哉!偉矣哉了!
        
六祖說:「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的「佛性」便是指的理佛性,佛與眾生平等。是最原始的沒有修行,沒有改造的佛性,如礦中金。又說「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這是指出「愚人」之所以始終停留在愚人的階段,因為他們尚在「迷」,迷於物欲,對於五欲境界,如癡如迷,無緣覺醒,不知覺醒,煩惱原封未動,所以舉世滔滔,愚人濟濟。「智人」就是有智慧的人,覺醒了,發心修行了,茅塞開了,悟了,入聖超凡,而成智者了,這便是行佛性的光輝,約行佛性說眾生與佛就差得多了。
        
「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密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六祖在法座上為大家解釋愚夫與智者的差別問題之後,接著就說:「吾」現「今」就「為」各位宣「說摩訶般若波羅密」的「法」要,「使」令「汝等各」位都能獲「得」高深「智慧」,破迷啟悟得大解脫。「志心諦聽,吾為汝說」。古書對志心的解釋是:「志者心之所之也」,「志於道」,這都是矢志不二之意。為了聽法,本來就應該專志不移才能獲得法益。諦聽的諦字為審慎之意,聽法之時應該是聽其言審其義,這才是專心聽法而比諦聽。六祖教誡在座的聽眾,要他們「志心諦聽」,實是苦口婆心,肺腑之言,像慈母對於兒女的叮嚀咐囑。因為六祖是明心見性的聖者,是一代宗師,因緣之殊勝,何只是千生罕遇,萬劫難逢?罕遇今已遇,難逢今幸逢,這是多麼大的福氣!如果不知珍惜,而迷迷糊糊地錯過,那才真正是入了寶山空手回,或者更不幸,失卻人身墮落三途,那就萬劫不復了!六祖如此苦心警惕大家,還不夠慈悲嗎?還不夠溫馨嗎?
       
同時,六祖的開示,同佛祖一樣:「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是聖道,是智慧的語言,是法界等流,有善根、有福氣,如惠明那樣,一聞開悟,見性成道,如此希有難得之機會,怎好讓其錯過?
        
「志心諦聽」顯淺點說,就是「你們好好地用心聽吧!我就「為」你們解「說」了。六祖說完這句話時,又親切地招呼大家一聲,「善知識」!其中也有警惕之意,你們都是善知善識的高人一等的大善人,是希聖希賢的一群,不可自我忘形,失卻自我!「世人終日口唸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本來若是一個聰明人,就應該知道,做正人,行正道,所謂正道,就是行陽光大道,不誤入歧途,不行邪道。但世上也有聰明人做糊塗事,顛顛倒倒,邪正顛倒,是非莫辨,又自以為是,不聽教導,苦海無邊,不知回頭是岸,才生死流浪,永久沈淪,超越無期!
        
「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塵「世」上,有兩種人。一種是沈迷於「酒色財氣」,過著紙醉金迷,飲食男女的欲樂生活﹔另一種是有一點覺醒,淡於欲樂,潔身自愛,已有希聖希賢的傾向,但其心不堅,其行不端、不正,玩世不恭,似是而非,緇流不像緇流,清信士不像清信士。這類人,在佛門中混了一輩子,不獨未能行證果,明心見性,恐怕連不失人身,不倒落三途都不可能。因為這類人,只是「終日口念般若」心不念,心口並不相應,把學佛修行,當作兒戲。「猶如說食不飽」,有人飢餓難受,不是及時端來美食,讓他狼吞虎嚥,只是對著飢餓之人空說如何如何美味,如何如何可口的香菇麵、羅漢齋,像說夢話那樣胡說八道一番,這對於飢腸轆轆的人,不食能飽嗎?修行學佛,不真修實學,也如說食那樣,能飽嗎?又如「窮人數他寶,自無半分錢」,能富起來嗎?惠能見到這類人,覺得太可憐了,這才順便提到,希望大家知所警惕,不可像世人那樣,不知真修實學,只是口頭上隨便說說,結果,除了浪費時光,糟蹋生命,錯失機會,於真理的修證,於無上福田的耕耘,毫無是處,因為什麼是「自性般若」都不是說說就能得到,必須實修實證者始得,混世不恭者絕對無此福份,故六祖沈痛地來個否決-這樣,就「不識自性般若」。其實「自性般若」也即「實相般若」,實相與般若的結合,因為實相是寶藏,般若是金鎖匙﹔實相的寶藏必般若智慧的鎖匙才能打開。因此,實相與般若就結了不解之緣而稱為實相般若。如古今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禪觀功深,引發了高深無比的大智慧,大般若圓滿悟證了實相般若,才究竟成佛。如六祖所說佛性平等,生佛無別,但只是理佛性平等,行佛性差別可大了。差別在眾生在迷,沒有大的般若智慧,無力打開實相寶藏之大門,無法取得實相的珍寶,沈淪苦海,以致解脫無期!諸佛如來,禪定功深,引發了強大無比的般若智慧,打開了實相寶藏之門,究竟成佛,到處大放光明,嚴土熟生,無窮無盡!關鍵在迷悟,迷悟在有無智慧,有慧即悟﹔無慧即迷。
        
「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六祖讚嘆真修實學,不欣賞「混世魔王」,所以一再評擊「口但說空」,空即「實相般若」的別名,總之,修行必須真修實學,空談無益。空談空,空談實相,空談真如,都是類似說食、數寶,不能充飢,不能濟貧,「口但說空」,說一輩子甚至說了千劫萬劫,能證「見」真如實「性」嗎?始終「不得見性」,這種修行有用嗎?「終無有益」,終就是結果光陰浪費了,寶貴的人身也犧牲了,如是空忙了一場,結果一點法喜法樂的殊勝法「益」也都沒有,在佛國淨土中,卻始終找不到一片安心立命處,這種修行還值得鼓勵嗎?
        
這節經文略作解釋之後,請把我對這節經文所作的七首禪詩也來個簡單的解釋,以便了卻一段公案。
        
「巍巍般若鎮華堂」這是七首詩中的第一首的第一句。「華堂」是把個人的身體比況一個王國,王國中的皇宮或總統府既高貴又莊嚴,當然是一座很亮麗、很偉大的「華堂」了。就拿個人來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佛是心作」,佛的住處稱大雄寶殿,寶殿高貴,寶殿莊嚴,可見心的住處稱「華堂」就理所當然了。


-講於紐約慈航精舍印順導師圖書館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