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六祖壇經探秘(五十四)

「空生大覺法藏中,點點海漚難立功」,這是第三首禪詩的前兩句。因六祖在經文中指出天文地理、山河大地、草木叢林,以塵世虛空大無比倫,且能含容一切來比況一切眾生的明自本性,見自本心的看來無形無相的心性的體性和妙用,更廣大、更含容,因此,我引証楞嚴經的:「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的經句來作見證。

「空生大覺法藏中」,「空」即塵世的虛空,本來已經夠大的了,世上再沒有別的物體的容量能與它相比,它能含容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世上再沒有其他物體可以與太虛空匹比和較量的了,委實大得驚人。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諸菩薩的菩提「大覺」及生死輪迴中的一切眾生的心性及一切法性的「大覺法藏」的無涯性海,比塵世的太虛空更廣、更大、更驚人呢!如何得知?因為楞嚴經說:「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意思就是說,塵世的太虛「空」出「生」在佛菩薩及一切眾生心性內的「大覺」菩提性海「中」,不只是渺小,而且渺小得可憐,「如」汪洋大「海」中的小小的一點水泡名為海漚,而且它是在微波細浪中偶爾突然「發」出來的,而且起滅無常,剎那變滅,所以說:「點點海漚難立功」。「萬象森羅皆幻現,惠能光照破朦朧」,這最後兩句是讚嘆惠能「觀空破有」的教誨,指出「萬象森羅」皆實有的迷思,而使其豁然通達,「皆幻現」的真相,這實在是得力於「惠能」的智慧「光」明普「照」十方,並突了「破朦朧」的功德。否則無此成果。

「自性能含萬法融,猶如秋月點晴空」這是第四首禪詩的前兩句,志在稱揚眾心性及一切法性一旦悟証之後,萬法圓融,無罣無礙,其廣大、其含容、其妙用,即大如虛空,小如微塵,在無邊法海中,就如朗朗秋月點晴空了,這是「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的境界。「纖塵不染心常寂,碧海汪洋臻大同」的最後兩句是說到此境界,禪觀者已達爐火純青,才能「纖塵不染心常寂」,這是表示定功有力,才不被五塵外境所引誘而受到污「染」,「心常寂」,那是定功了得了,否則,不會達到這種境界。「碧海汪洋臻大同」,能「觀空達有」,對立的思想見地,千差萬別的幻相,一掃而光,其景觀出現在禪修者的面前,是「碧海汪洋」平等一味,狂風暴雪,滿目瘡痍的滄桑境象沒有了,改觀了,展現出來的是晴空萬里,光明普照的「大同」世界了。

「迷人口說智心行,粉碎虛空不用驚」,這是第五首禪詩的前兩句。六祖在經文中曾以剴切的語氣指出,世上有「迷人」與「智者」,這兩種人,前者是「迷人」迷於色相,不明事理,不知千差萬別,多采多姿的緣起幻相,如海市蜃樓,誤會以為是真城市,執著貪戀,造業受報,苦無了期。六祖說「迷人口說」是指出迷人顛顛倒倒,盡作蠢事,好像有緣遇到善知識的開示,也想種點善根,修點福慧,但卻好逸惡勞,又不願解行並進,如修行般若法門,沒有踏實修持,只是口頭說說,這種空洞的修行,有效果嗎?後者是「智者」,顧名思義,所謂智者,當然是智慧高強的人,眼光遠大,胸懷闊達,按部就班,腳踏實地,志在陶鑄聖賢,發了菩提心,修了菩薩行,必定不作徒勞無功之事,必定成果輝煌,這是「智者心行」的境界。六祖提出這兩種智愚截然不同的典型,而且對於智者,特為嘉許,加意表揚;迷者,則嚴厲批評,諸多撻伐!原因是他們不知謹慎,誤入歧途,墮落邪見,將害人害己,流毒深遠,不可不慎!「粉碎虛空不用驚,大地平沈分內事」,這兩句詩是引用古禪祖的「虛空粉碎,大地平沈」的名言來讚仰「智者心行」的大功大德。因為如果不是智者,就更不會心行,行就不會踏實,當然其行也就不會到家了,不到家之行,那就徒勞無功了,這種虛偽的修法,要出現「虛空粉碎,大地平沈」的境界,那有可能?若是地震,滄海桑田之變,「大地平沈」確曾見過,只是「虛空粉碎」倒是聞所未聞,那當然是稀奇了,尤其是禪門高僧,禪功了得,能使「虛空粉碎,大地平沈」那就令人更感驚奇了!何謂「虛空粉碎,大地平沈」呢?問得好,且安莫躁,讓老僧慢慢道來。所謂虛空粉碎,大地平沈,可說是聖境與凡世的分水嶺,例如:顛倒眾生所面對於山河大地,不是風災便是水災,還有地震。風災掀樹,城市鄉鎮夷為平地,人民無家可歸,死傷累累;水災洪水氾濫,家園變成澤國,田園淹水,橋樑斷折,道路摧毀,村莊頓成孤島,斷炊斷食;若是不幸遇到地震,更是災難重重,不可收拾,這是地層的滄桑之變,滿目瘡痍,不忍睟睹的現象;至於地層以上的低空,也經常是烏天暗地,行雷閃電,風雪交加,濃霧瀰漫,寒流滾滾,倒樹斷電,「雪擁藍關馬不前」,不論天文地理,都亂作一團,造成無邊災難,帶給民生傷殘,造成民生的不便和疾苦。這類天災人禍,幾乎是年年出現,時時出現,熱鬧非凡,令人疲於奔命!

約佛法說,這是業力所感,不是福報身,是業力所感的業報身,有業力所感的多災多難的正報身,必然帶來的多災多難的依報現象了,這是宿命,如影隨形,難捨難離!有此身必有此報,遽爾分割,委實不易!只有宿根雄厚,智力高強,禪功了得的高僧大德,入聖超凡的賢者如六祖惠能,在自在聖觀中,這類千差萬別的惡劣現象平靜了,不再出現了,這不是「虛空粉碎,大地平沈」是什麼?此後,在他的聖境中所見的盡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平等法性。如神秀所見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的和如生死凡夫民間所見的骯髒景象一模一樣。這滿目瘡痍的不幸現象,在六祖惠能的聖境中不出現了,出現的盡是慧光朗照,萬里晴空照耀之下的平等法性,所以他毫不隱藏地把他所見的聖景和盤托出讓大家分享:「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最真實的聖境,為生死凡夫,包括六祖的師兄神秀禪師在內,作夢也未曾見到,所以他們才會驚訝!因此,我提醒各位,假定有一日,你的禪修功力爐火純青,明心見性,「粉碎虛空不用驚」,更應皆大歡喜才對。

「大地平沈分內事」,修行的目的,其實就是為大地平沈。為何「大地平沈」是「分內事」?因為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化穢土為淨土,滿目瘡痍的穢土沒有了,娑婆世界的穢土消失了,極樂淨土出現了,一切境界都改觀了,這是修行的成果。「華嚴樓閣法王城」,這最後一句詩所展示的境界更殊勝,更奧妙了。「華嚴」即六度萬行之因花,乃莊嚴無上佛果的本錢;「樓閣」乃極其殊勝,極其豪華,亦極莊嚴,高大無比,佛經形容「華嚴樓閣,重重無盡,為佛祖的宮殿,為佛祖與其眷屬,大菩薩所安往的寶樓寶閣。華嚴樓閣在哪裡?在「法王城」,指出是在風光無限,氣象萬千的莊嚴無比的王城中。這麼高貴的寶閣王城,我們有沒有福氣分享?凡是佛果上的華嚴樓閣,高貴王城,向來都是「與諸菩薩眾受用法樂」的地方,我們當然不會例外,只要功課優越,必定同登選佛場!印光大師說得好:「佛願宏深,廣度眾生當度我」,絕不例外,努力吧!放心好了!

三、續談般若要義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法性圓融路路通,心靈淨土太陽紅;
  無牽無罣隨來往,般若洪鐘震瞶聾。

  般若光明自性生,猶如冰雪最晶瑩;
  清清淨淨離污染,萬里山河萬里晴。

-講於紐約慈航精舍印順導師圖書館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