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六祖壇經探秘(五十三)

「若見」社會上,或「一切人」群中有「惡」的與「善」的人,須知他們都是業感緣起的產物,僅是世俗假有,只是短暫的出現,短暫的存在,如春花的花謝花開;如彩霞的霎時出現,霎時消失!修行般若波羅密的觀行者,當以慧光明照,「盡」量悉「皆」在這類觀景上「不」可因美好而動貪念而執「取」;也「不」可因它不好而動憎念而「捨」離。須知不論取與捨抑愛與憎,都是邪念、惡念,都是障道因緣,摧殘善根,破壞福慧事業的阻力,而事實上這一切現象,都是陽燄或海市蜃樓的幻象,無貪可貪,無憎可憎,可貪可憎,如海漚,如夢境,猶如春夢了無痕,有什麼可取可捨,可貪可憎?翳者見空花,六祖是明眼人,見到晴空萬里,不見空花亂墜,所以特別提醒聽眾,不可執著取捨。「亦不」可「染著」,染著便是愚癡,「癡如醉如迷」,如果一個人對於人或物如果沈醉到如癡如迷,這人就太可悲了,如酒徒癡酒,爛醉如泥;賭徒癡賭;傾家蕩產;色徒好色,溫柔鄉便變成英雄塚了,總之,這是歧途、險坑,不可貪著,不可引生愛憎,「亦不染著」,也就是不可癡情迷戀。「心如虛空」那樣 ,晴空萬里,能夠無阻無滯,無罣無礙,寬廣、含容,「名之為大,故曰摩訶」。

六祖再叫一聲「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六祖惠能見到世上有截然不同的兩種人:一種是迷戀色相的癡人,因它們缺乏智慧,不明正覺法義,當然也不信因果,不懂得發心修行,對於般若波羅密的教義,根本談不上信受奉行,只是口頭上隨便說說,如說食數寶,這樣自我陶醉,有用嗎?如果有用,六祖就不會稱他們為「迷人」了。「智者心行」,另一種是「宿植德本」,善根深厚,氣質超群,智慧了得的有志陶鑄聖賢的非凡之人,而被稱為「智者」,而是立足人道,指望聖哲的人雄,是有無比強大的雄心壯志,氣如虹的大菩薩,他能坐而言,起而行,不像癡迷之人,只是口念般若,隨口隨便說說,一點誠意也沒有,現在的智者,知道要填充願海非腳踏實地移轉行山不可,所以六祖嘉許,「智者心行」,這是解行並進的實踐。

「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這是六祖注意到「又有」另一種顛顛倒倒的「迷」失自我的傻「人」,自以為禪功了得,可以「定心靜坐」,就是以為自己可以不起雜念,不思維善惡,可以「心空及第」了,寂然「靜坐」了,此時已爐火純青,「百無所思」了,這種境界,真是心包太虛了,這種定功是「摩訶般若」了,所以自上天秤,「自稱為大」!此類狂人,相當普遍,故六祖稱他們為「此輩人」,即表示成批成隊的這類妄人,六祖並不恭維他們,六祖知道他們走入歧途,走火入魔,誤入邪道,若不回頭是岸,恐怕不可救藥了,因此,六祖教人「不可與語」,就是不要理他,不要同他交往,用佛祖的教誨,「默擯之」,也就是以「無言」的方法,使他慚愧,使他回頭,因「為」他們已誤入歧途,墮入「邪」知邪「見」。正知正見是成佛之道;邪知邪見是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魔道,將受苦無窮,還不恐怖嗎?還不值得警惕嗎?

倒此為止,此節經文的內涵已作簡略的解釋了,順此要把以上所列的五首禪詩也來個簡單的解釋,以便一併了卻一段公案。

「空有凡愚執兩邊,高登佛國恐無緣」。這是五首詩中第一首的前兩句。業力所感的人生社會,形成的舉世滔滔的社會現象以及山河大地,草木叢林的自然現象,和日月星辰等的天文景觀,所為森羅萬象,宇宙萬有,林林總總,形象各異,千差萬別,從結構說,它們都是因緣所生法,盡是世俗假施設的假相,經說:「緣起性空」,意思是說,表相是因緣和合而有,體性卻是空的,沒有實體。如果如此去了解,去體現,不生迷惑,不起執著,不生愛憎,便不造惡業,不感惡果,生死自然解脫了。可是一般愚癡凡夫,不明此理,執「有」執無(空),來個空有對立,癡於有無,迷於正義、真性,憎愛心起,情感氾濫,猶如洪水橫流,結果造成天災人禍,永無止境,悲心澈骨髓的佛祖哀痛,駕慈航渡迷津的大乘聖者束手。如此愚癡,堵塞超生之路,要求「高登」清淨莊嚴的「佛國」淨土,「有緣」有機會嗎?「恐」怕「無緣」了。「悟空破有佛同座」悟空就是體悟緣起性空的真諦,是一切法的空性,是平等無有差別的,乃普遍性、不變性、永久性的法界真如,通達此一平等法性,不論福德智慧,神通妙用,無不盡虛空,遍法界,寬廣無涯,且能千百億化身,廣度一切眾生,此時已是超凡入聖,是聖人而不再是凡夫眾生了,所以說佛同座。「心地耕來是福田」,雖說這是雄偉莊嚴的大功大德,但「高登必自卑,行遠必自邇」,萬事起頭難,最初動手,總得從低處,近處下手,然後,逐步前進,終至登峰造極,究竟圓滿。「心地耕來是福田」,這指出修行也是如此。心地耕來是福田,就是要從基層做起,耕心地是最得力、最堅強的修行基石,古今的無數高僧大德,無一不是從心田播種下手,因為心田才是真正的福田,由此,你會發現到禪祖高僧,他們無一不是耕種心田的老手,有「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名言!

「六祖教人種福田」,惠能「六祖」教人修行般若,教人觀空破有,斷執除私,就是耕種心田,培植善根,使福花盛開,慧苗增秀,這是開拓般若法門的最佳基石。為什麼「觀空破有法無邊」呢?因為執有執無是邪執,是妄見,與法理相違,法理的「有」是幻有,是因緣的組合,有是假有,沒有實體性,眾生執有與理相違,是邪見,或有見,是障礙聖道的阻力。執無也是如此,因為無也不是實無,不是什麼都沒有,有其幻相,幻相也有其短暫的因果法則,有其體相和作用,其無或空,佛法只說「性空」,這是法理,也是一切的真相,而最正確的法理是「緣起性空」,指出緣起的「幻有」和緣起的「性空」,由此,也可見不是為破有而說空,空有不是對立的,空有是法理的真相。然則為什麼「觀空破有法無邊」呢?因為眾生執有叫有見;執空叫斷見,有見與斷見都是邪見。有見亦叫常見與斷見,之所以執著而成為邪見。此二種見之所以被視為邪見,因為這種見地與法理相違,而且這種見地將給人生社會造成無窮的傷害!例如常見,常就是永恆不變;見即見解,堅定不移的見解,成為一種至死不移的執著。這種執著,這種邪見,對於人類來說,若是永恆不變,一個生來貧窮的人,永遠貧窮,不論你如何積累財富,你的家境也不會改善,不會富足起來。若是一切都是永恆不變的,生來富貴的,就生生世世都是富貴之人,命中已注定了,不會改變了。

又如,一個貧窮的人由於無緣讀書,才形成愚笨沒有知識。若是永恆不變的,即使有機會受教,拼命用功讀書,精進學業,若是常的,永恆不變的,你的資質也不會改變,知識也不會豐富起來,再努力也沒有用,愚癡的永遠愚癡,這種見地豈不瞎人耳目,教人懶惰,這還不是邪見是什麼?奧運的金牌高手,那一個不是先天資質,加上後天的教練努力,才成為所向無敵的奧運英雄,正如我八十年代讚鑑真祖師的律詩的最後兩句:「英雄未必英雄種,信得聖賢是福緣」,怎好用這種愚癡無知的邪見來斷人生機?盲人慧眼?

第二點是斷見更可怕。所謂斷見,也即斷絕生機,撥無因果,中國最原始的因果觀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斷見與此相反,「種瓜不得瓜,種豆不得豆」。「行善不得善報,造惡不得惡報」,若依此見解「行善何為?有誰肯去行善」?世間便沒有行善之人了。造惡既然不得惡報,世上便沒有怕造惡的了,結果人人造惡,滿街都是惡人,草木皆兵,民間盡成山林,野獸世界,哪來和樂清淨的人間淨土?六祖惠能教人修行般若,「觀空」就是以空為觀境,以空慧為方便,悟證如如空性,破有明空,執解私除,自性法性,一切平等,再也沒有空有的執著,「法」性「無邊」了,既然不再執著,當然也不再起惑造業,生死解脫了。

「先賢古聖菩提道,直指前程揚影鞭」,這是第二首禪詩的最後兩句。其內涵是點出六祖惠能教導的般若法門,也是先知先覺的「先賢古聖」的佛祖及大菩薩們所共修的「菩提」大「道」,這正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大菩提道,康莊得很,光明得很,「前程」萬里,只需「揚」塵飛奔,好馬見「鞭影」便迅息可達法王城了。

-講於紐約慈航精舍印順導師圖書館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