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六祖壇經探秘(五十一)

人既有人相,他的內臟是不是所裝的也是人心人肺?抑係狼心虎肺,否則,人心人肝人肺會變成狼心虎肺嗎?竟會那麼殘忍?身為華僑,見到初到貴境的華裔同胞,困難重重,出錢出力幫他們辦身份,為令其安居樂業,連稻粱謀都為其妥善處理,但令人意外的是你在前面為他們幫忙,他們卻因綠卡拿到,為了光榮下臺,在背後給你傷害! 諸如此類行徑,都違反人道人心的行為,不得不令人納悶、費解。一般人還情有可原,若是一個還頂著一個學佛修行的人,思想言行仍然是如此惡劣,如此傷害良知,恐怕就不太像樣了吧!


「假情假意非真修」「假情」就是不依倫理道德的真情,如果自認是佛弟子,就摸心自問:你這種心地,這種言行像不像一個佛弟子? 佛弟子也能存這種心和做這種事嗎?佛祖怎樣教你做個像樣的佛弟子?你這樣做,還像個佛弟子嗎?佛祖的語言:「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你表現的是假情、非真情、非實情、你騙了佛祖,也騙了你自己,你無恥了!無恥之人還像人嗎?該反省啊!該懺悔啊!「假意」就不是公義,也不是正義、掛公義,正義之名,做假情假意的勾當,這是混水摸魚,違背良知了。這類假情假意違背良知的修行,是真修抑假修,天知、地知、你知、佛知|自欺欺人,這叫修行嗎?這是假修。「非真修」,騙得了人,騙不了因果,到時果報現前,那就有哭無淚了!「竟把人生作夢遊」,佛說「人身難得」,便是暗示人身太珍貴了,也太稀有難得了,因人的一生,只知造惡,不懂修善;惡行如麻,善行微薄,隨業受報,墮落惡趣,因果循環,日夜不斷,超生善趣,寥若晨星,稀有難得,在三途苦報之下,輪迴不已,不知多少生,多少劫才恢復人身,這麼稀有的因緣,回到人身,若尚不知愛惜,精進修行,輕易讓它消失,委實太可惜了!愚癡凡夫,顛倒眾生,不知天高地厚,把珍貴摩尼視如糞土,只有又愚癡又顛倒的妄人才作這種蠢事。世間上沒有丁點事功,不是甜頭還未到口,苦事已跟上來了,如臺灣到加拿大的新移民郊遊時,見到又肥又大的成群天鵝,順手偷一隻,四顧無人,便一家老少提早回家,以為舉手宰來今晚一家老少可以共享一頓豐富的晚餐了,誰知偷兒的輕快動作,點滴無差地都被一位坐在樓上看風景的老外婆婆看到了,並把他的車子牌號都電話告知警察,結果他自己還未回來,警察先生已到家門等候他了,結果贓物俱在,賴也賴不掉,罰了加幣三千元,天鵝被放生了,可說未樂先悲,委實太不幸了。這種人生,這種夢遊,羞辱了國家民族和祖先,也羞辱良知,還有什麼樂趣?「六道輪迴業作主,牛頭馬面度寒秋」!前面所受的羞辱,只是現報,或花報,後面的兩句是指果報而言,花報可以輕描淡寫,不甚嚴重,果報就不是這麼簡單了,可能是你想像不到那麼嚴重了。「六道輪迴業作主」,到了果報成熟,你作不了主,主人是業力,你變成奴隸了,不由你作主,生前可以用金錢作罰金,死後可以要依你的業力輕重,淺深來定案了。你的善趣惡趣,天、人、地獄、餓鬼、畜生,要視業力輕重淺深來定奪。六道輪迴,即修來的若是善業,或生天道或生人道,這是善趣,上天堂下人間,是視善業的輕重而安排上是天道,人道或阿修羅道,若是善緣相續,便可保持天上人間,人間天上的相續不斷。反之,若是善業不能相續,時惡時善,那就不能安定,不能永生善趣;而必須遊走六道,名六道輪迴了。六道輪迴的人就是告訴你,休永作「萬物靈長」,休永住高樓大廈,你可被派住馬廄牛欄,豬圈狗舍,或刀山劍樹,抑油鍋、釜湯,或噉食膿血穢物,由業力所感,如車輪不停,到處遊走,苦不堪言。「牛頭馬面度寒秋」,是指地獄中受苦的刑具。地獄、惡鬼、畜生,佛法總稱三途。三途是惡趣,由惡業所感,苦不堪言,沒有樂趣,所以說「度寒秋」,窮年累劫都在受苦,度日如年。如五無間地獄,一、趣果無間,不論何人,此人道死,地獄道生,受報無間。二、受苦無間,劍樹刀山,鑊湯爐炭,洋銅鐵汁,備受諸苦,無有休歇。三、時無間,墮此地獄,歷劫受罪,無時間歇。四、命無間,墮此地獄,從初入時,至百千萬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受苦無間。五、形無間,謂此獄縱廣八萬由旬,一切有情於中受苦,一人亦滿,多人亦滿,稱名形無間。若是不幸業障深重,墮此三途,百千萬劫,要度這麼恐怖的寒秋,委實太可悲了,還不值得警惕嗎?還敢假情假意不做真修嗎?

「心行口念相應修,心佛眾生樓上樓」,這是第三首詩的前面兩句。「心行口念」這是真修實學的實踐,也就是說,真修般若行的人,對於般若法門的意義,內心上切實理解,進而依解實修,以祈解行並進,如是解,又能如是行,這便是解行相應了,解是正知正見,行是行解不二,如影隨形,如此精進,便不會行差踏錯了,這叫相應修。如洪鐘初叩,輕叩則輕鳴﹔大叩則洪鳴。「心行口念」這是以「般若波羅密」作為淨三業的秘訣,心行口念,使三業成片,凝然得定,也是最好的方便法門。這是心行口念的相應修,是最得力的修法。「心佛眾生樓上樓」,習慣上業力所感的人「心」,複雜得很,污染不堪;「佛」即清淨無比的佛性以及萬德莊嚴的無上佛果;加上罪業深重的六道「眾生」,這「心佛眾生」的三者,在沒有明心見性,尚流浪生死苦海上的一般眾生的心境上,向來心是心,佛是佛,眾生是眾生,向來是風馬牛不相及,各有各的特性,各有各的因緣,在眾生的心境上,從來就是對立的,從來就不能合攏在一起,可是當一個禪修者,道行有功,明心見性開悟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了,通達法性本空,平等了,統一了,「無相,無所不相」,迷霧消散,萬里晴空,這才是實相般若,到此境地,已證悟真理的極至,故特為稱讚「心佛眾生樓上樓」,這是聖境的高樓了。

「福慧莊嚴觀自在,方期如願慶豐收」。這後邊的兩句是指出禪修的功力,意思說若真的能作到身心相應,言行一致,其成就便是「福」德的精華,或智「慧」的成果;這是由於不斷地勤修,福足慧足的莊嚴之後,就不只是見聞覺知上能聖「觀自在」,甚至舉止行藏,無往而不自在了。到此階段,還會不隨心所欲,「如」其所「願」及其「收」成還不夠「豐」富嗎?

「心行口念為真修,法性如如洲復洲」,這是第四首禪詩的第一句與前詩相同,意思是重復知解與行持,都能使其身心相應,如此清修,那當然是真修實學了。真修實學的人,當然是通達如如法性,同時也無時無刻不與如如法性相應,所以說「洲復洲」,就是無時無處而不相應了。「澈底窮源深莫測,登峰造極喜同遊」,後面的兩句是說禪觀這種真修實學的功力是透徹法性的底蘊,窮一切法之根源,這種境界可說是高深莫測,不是泛泛的智慧所能通達,必須是大根性、大菩薩才能有此悲心弘願和有此毅力。到最後終於「登峰造極」這是比喻追求真理,悟証真理好像登高山那樣一定要到達峰巒絕頂,所以說「登峰造極」就是攀登最高峰,「造極」就是到達峰頂,而曰登峰造極。「喜同遊」,被讚揚為登峰造極的人,不是佛菩薩,至低限度也是慧解脫或俱解脫的聖者,你今天有資格與星光燦爛的聖者同遊,你當然也是聖者了。一個人的生活圈裡,所接觸到的都是聖人朋友,比儒者所說的「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不是更值得自豪嗎?可見「喜同遊」的喜字是真正的法喜充滿了。

「性海無邊不可窮,潤來萬象似春風」。這是第五首禪詩的前兩句。「性海」即法性的海洋,也就是說當一位禪修者明心見性之後,千差萬別的幻相沒有了,縱目所見的只是平等的法性,廣大無涯,如海洋大海,無量無邊,無窮無盡,如惠能六祖所見與他的師兄|神秀,就迥然不同。如神秀所見,如凡夫所見一樣,什麼都有,菩提有樹,明鏡有台,要經常打掃,才能保持清淨,不染塵埃。這是見相,未見其性。相千差萬別,性平等不二。

-講於紐約慈航精舍印順導師圖書館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