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難,非容易,何必千般求細膩?
清齋薄粥但尋常,粗布麻衣隨分際。
這一節箴言談的是關於出家生活中的衣食問題。老實說:佛教對於出家生活的衣食都看得很淡。尤其是關於飲食方面,淡到不能再淡,根本不把它視作生活上的享受,把它稱為「藥石」,藥石就是治病用的藥物。不像普通人為了口福,為了補身,專向動物的屍體(如牛羊雞鴨,魚蝦)動腦筋,擇肥揀瘦,把自己的腸胃當作活動棺材;肚皮當作活動墳墓,大開殺戒,而結下血海深仇。其慘狀恰如願雲禪師的感慨那樣:
千百年來怨裏盅,怨深如海恨難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請聽屠門夜半聲。
佛教徒,特別是出家佛弟子,戒殺放生,終生素食,想的就是為了壯其德性,強其悲心,尊重天地的好生之德,不傷害生靈,那敢貪圖口福?若貪圖口福就不會素食了。
「衣食難,非容易」,這一首偈,專談「衣」服與飲「食」的問題。「衣食難」,這是裴休大人要警策他的公子,對於日常生活上的「衣」「食」,都要先做好心理準備,吃的穿的,要知道來處不易,不知經過多少困難,勞心勞力,流汗流血,千辛萬苦,才能取得,談何容易。鋤田種稻的農夫,其苦況,唐代詩人李紳的愍農詩,曾有很逼真的描寫: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中國文化是「勤儉傳家」,既勤勞又儉約,勤儉是中國人的美德。中國人的祖先以勤儉來興家立業,也教導子孫,希望子孫也這樣來興家立業。要記取家產事業得來不易,可以受用,不可以浪費。貧窮的時候如此,富庶的時候也應如此。所以要以火傘高張的日當正午還在田裏鋤田種稻,汗流如雨,好像豐收的稻穀,盡是農人的汗水灌溉起來的,可見大家坐著享用的一碗碗熱騰騰,香噴噴的白米飯,都是廣大農人的血汗結晶,粒粒皆辛苦得來,不可不知恩圖報!
佛門對於僧眾的飲食問題更是警策有加,絕不是飯來張口,茶來伸手,食前要念供養咒,要先供養三寶及法界眾生,食後回向,為信施祝福。食時要「食從五觀」:
一、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所謂「五觀」,即從五大要點來觀察自己的福德因緣是否有資格來享用這餐齋供。一、首先要了解這餐齋供,委實來得不易。二、要自我反省:何德何能?是否有資格享用圓滿的供養,抑只能享用一小部分的供養?三、觀心無常,妄念太多,正念太少,要培養善根,防心離過,特別要提防貪瞋痴等煩惱的作亂。四、飲食只為以假修真,維持生命的需要,視如為療形枯的藥石,不為貪圖享受。五、為了完成道業,才廢物利用,不得已才接受齋供飲食。
「何必千般求細膩」,裴休大人這一句箴言的「何必千般求細膩」,本來就不可能在叢林寺院中發生,只是裴休大人求全責備罷了。據我所知,叢林裏,僧眾的生活,真是清苦到不能再清苦了。春夏季節,氣候溫和,菜園裏還能種植一些蔬菜,僧眾還有些青菜可吃。若是冬天,氣候寒冷,冰天雪地,蔬菜不能種植,就只得吃醃了生蟲發霉的鹹菜了。在這種苦況之下,還有資格求精求好,「千般求細膩」嗎?「巧婦難作無米之炊」,要求細膩,也要有豐富的齋料才行。
今日今時的新新人類的現代人,也唯有他們才有資格講究求細膩,求享受。因為今日今時,物質文明,科技發達,生活富裕,齋料豐富,可以隨心所欲,可以追求美食,講究細膩。只是他們所追的細膩美食,細膩得荒唐而太離譜了,什麼素雞、素鴨、素魚、素肉……應有盡有,明明是豆類製品,卻冠上葷類名稱,不但形相類似,甚至進步到味道也與葷菜相似,使真正習慣素食者吃了作嘔。像這種追求細膩的作法,還不夠離譜和荒唐嗎?
像這種千般求細膩法,在古代的叢林寺院,絕不可能發生。但特重庭訓的裴休大人,怕生在富貴之家的公子,染有貪求享受的惡習,所以特在箴言中提出警策,要他斷絕追求細膩的念頭,所以用「何必」二字作了斷。
「清齋薄粥但尋常」,「尋常」就是平常,馬馬虎虎就好,不必過分講究,能果腹、能維持生命就好,顧不到什麼美味營養。「清齋」就是清苦清淡的小菜。薄粥就是稀薄的早粥、稀飯,包括粗米飯在內。叢林多數過午不吃,晚上不開飯。只是早餐和午餐。早粥是鍋粑(飯焦)煮成的稀飯。午餐是粗米飯。像這種清齋薄粥粗米飯的叢林生活,可說清苦到不能再清苦了,那有資格談細膩呢?
中國佛教社會有句流行話說:「打的是上堂齋,吃的是雪花菜」!這是說:深山叢林寺院,好不容易有人發心打齋供眾。上堂齋是上等齋,應該是給僧眾們,一頓美好的午齋,可以飽吃一餐了。所以上堂齋就如葷菜中的「大魚大肉」的大餐了。可是叢林裏的上堂齋,都只是空有其名,大家吃的不是上堂齋,而是僅有的「雪花菜」。所謂雪花菜,不要以為可以吃到比較名貴的如香菇咧、豆包咧、腐竹咧、髮菜咧等等好味的名菜。其實連最普通的所謂青菜豆腐也少得可憐!所以,所謂「雪花菜」就是形容在上堂齋中,就是白豆腐也少到像幾片雪花漂浮在水上,那樣可想而知其他的好菜更沒有機會可以嚐到了。為什麼?「粥少僧多」!
「粗布麻衣隨分際」,前兩句箴言所談的是「食」的問題。這一句箴言所談的是關於「穿衣」的問題了。食的問題要「清齋薄粥但尋常」,不可以講究營養,追求美味細膩的美食。穿的衣服,當然也不宜於太過講究,不宜於求美觀、求貴重求好。粗布麻衣,能蔽體,遮寒保暖便可,用不著要追求絲綢、錦緞,打扮得像一般紈袴子弟那麼奢侈,那麼重視享受。
如佛弟子中富豪出身的大迦葉,尚且修頭陀行,長年都穿糞掃衣-撿來人家遺棄的破爛碎布、補綴起來的「百衲衣」,不分寒暑都穿那種衣,成為苦修的典範!
「隨分際」,就是隨時隨地,穿的都是這類粗糙的衣服,在什麼場合之下,都是穿這類衣服,不求高貴美好!
裴休大人是要他公子要過著標準的出家生活,不但要「寧靜以致遠」,更要「淡泊以明志」,不宜染上紈袴子弟的惡習,以免一味講究生活享受,損毀了道心,傷害了道業,所以一再提起警惕、叮嚀!
其實佛門以毘尼戒律為宗本的僧伽教育,是最嚴格最克己不過的教育,其目標是要保持三業清淨,三業無染。特別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基礎教育,是戒定慧三無漏學的奠基。生活教育不好,也就是奠基不好,戒定慧的三無漏學就無從建立,僧伽教育就徹底失敗。因此,佛門中,佛陀特別注重僧伽教育,尤其特別注重基礎教育,基礎教育中,特別注重三業清淨,其原因在此。
三業清淨了,不但為建立戒定慧三無漏學的基石,也是超越三界,解脫生死的橋樑。故經說:「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三業清淨有如此之重要,所以佛對僧眾的生活教育不得不嚴。
裴休大人明知佛門對於僧眾的生活教育本來就很嚴,僧伽的生活本來就很清苦,他之所以還在他的警策箴中再提嚴峻的教誡,原因是他怕他的公子因出身富貴之家,養尊處優慣了,耳濡目染的結果,染上紈袴弟子的惡習,貪圖生活享受,損了道念,毀了道業,所以才在警策箴上,舉起楗槌,當頭棒喝,意在防其未然!可見裴休大人是如何地苦心孤詣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