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國風光我渴遊,彼邦淨土無寒秋;
居民盡是聖賢輩,法喜陶陶不用憂。
「佛國風光」的「佛國」二字就夠令人讚仰了!「佛國」就是佛作國王,佛來領導,我以「領導」二字來形容,不以「佛來統治」,因為佛的國家,是「無為而治」,不需要統治。不需要像人世間的國家,,要有龐大的組織才能統治得好,不要如最高的總統領政,其次是行政院長、內政部長、國防部長、經濟部長、法務部長、外交部長等等各個部門。每個部門都組織嚴密,才能統治得好。佛祖的國家不需要這些,只由佛祖的無邊福澤、崇高德蔭的普被,就感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如俗語說:「大樹之下好乘涼」那樣,就自然而然「和樂清淨」,這就是「無為而治」。所謂「無為而治」,「無為」就是不需要勞心勞力,不需要費任何太大的氣,就自動地治理好。這種境界也稱為「無為而無所不為」,意思是說根本沒有作過什麼,可是,結果什麼都已經天衣無縫好起來了,「無為」,沒有動過手,沒有作過什麼,你或大家都所憧憬的,或者根本沒有想像的,或意願的,不過結果所成辦的事功恰好都是大家所喜愛的「和樂清淨」的景界都已不知不覺中都出現了,這頗有點「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味道。是不治而治,也就是「無為而無所不為」而稱無為而治。人家求之不得,你卻不求而得,這是福德因緣的感招!當然是佛祖的大功大德的弘施,普被了!正是「一音才施機群應」,非佛祖無此能耐!可見佛國畢竟是佛國,難怪一稱佛國就令人羨慕,令人首屈一指,令人稱揚讚嘆,與世間人的治國大大不同。佛國為什麼會有那麼大引誘力?比磁石更難以抵擋,令人如醉如迷,失魂落魄無力自主,如飢如渴,要投奔彼國,究竟為何?世人一向把美麗的景觀稱為「別有天地非人間」,或稱為「人間仙景」,或稱為「世外桃源」,總之世上任何令人豔羨的景觀,充其量,只是景象奇特,處處鶯啼,滿地花香,風景天然,流泉處處,風光如畫,幽靜之極,令人沈醉而稱仙景!
但不論如何不能與佛國風光相比。人間仙景,是五濁惡世上的業報眾生所感招的境界,因為眾生業報的身體及所感招的依報當然也是業報的產物了。所以不論人間仙境也好,世外桃源也好,既是業感所生,也都是同樣貨色,再好也好不到哪裡去,因此不論如何,根本不能與佛國風光相比,因佛國風光是福報身所感,所以佛國風光的特色是「清淨莊嚴」。何謂清淨莊嚴?因為佛國的風光是七寶所成,黃金遍地,不論花草樹木皆是七寶所成,清淨到極、莊嚴到極,而且是一塵不染,這是依報莊嚴,景觀一流,天下無雙,這是自然美。其次是社會美。社會美,是指佛國淨土中的居民,因全體都是福報身,乃雄厚的福慧因緣所感招的福德身,正如古德所說:「業不重不生娑婆;福不厚不生淨土」,住在佛國淨土中的無量無邊的往生輩,無一不是德行好,修養好,在成熟眾生,莊嚴淨土的修為上,固然是精進不已。在公關事務上,待人接物時,也是自尊自重,彼此尊重,不動惡念,不造惡業,自然也不感惡果,同樣不會造成天災人禍。社會美即社會群,彼此相親相愛、親如手足、和睦相處、幸福無倫。這些都是「佛國風光」的內涵。這種迷人的美景,誰不陶醉,誰不渴望能往生彼國,能在廣大聖賢中結伴遨遊?
「彼邦淨土無寒秋」,娑婆世界的業報眾生,投生惡世,猶如投身於虎黨狼群中的羊羔,隨時隨地都有被捕殺、被傷害的可能。因此,無時無刻不提心吊膽,惶惶不安,結果人人猶如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因此,對於佛國風光,羨慕不已,夢寐為勞就不是無因了!尤其是佛國淨土的美景天然,令人陶醉、令人入迷,即使是沒有這些美不勝收的天然勝景,就只有「彼邦淨土無寒秋」便令人滿足了,因為一個像被困在狼群虎黨中的羊羔,能離諸恐怖,能恢復自由,能得到安全,比什麼都寶貴。
「彼邦淨土無寒秋」,濁世天災人禍,災難重重,彼邦淨土「無寒秋」還不夠令人嚮往嗎?無寒秋,就是一天到晚、一年到頭,日子都過得很好、無災無難,生活得很健康、很安詳自在。若再詳細點說,佛國淨土不像我們人世間那樣,由業力所感,生來就有:生老病死苦,加上愛別離、冤憎會、求不得乃五蘊熾盛等八苦和八難三途等無量諸苦。有這些苦難,若再加上其他天災、人禍,那所過的日子就不只是冰冷無比的寒天,更是終日煎熬、酷熱無比的火坑了。總之,人間這類令人恐怖、令人毛骨悚然的惡煞苦難,佛國淨土都遠離,都解脫了,所以說無寒秋。當知佛國淨土的可愛處,不只是諸苦永離,諸苦究竟解脫。還有最奧妙處是諸樂常隨,無盡法樂,無邊法喜,永遠是如影隨形地相依不捨!而且是各色各樣的微妙法喜法樂,風起雲湧而來,任君隨緣享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此類妙樂法喜,只是佛國有,人間無,這種意想不到的妙法妙樂!具體地說,其中有禪定樂,禪樂是輕安自在之樂,經說,此樂全身所有毛恐都樂透,樂不可支。其他是「菩提、涅槃」之樂,這是入聖超凡的聖者,如二乘聖者該修的學程已經究竟完成;該斷的煩惱已經了斷,該了的生死已了,該証的涅槃已証,如他們公佈的成果那樣:「所作已辦,梵行已立,我生已盡,不受後有」,修行的聖者要有如此亮麗的成績,才得享用菩提涅槃的聖者之無窮妙樂!這種法樂是更高級更微妙了,比禪定之樂殊勝得多了,為聖人獨有的聖法樂,若是尚未入聖超凡,無緣分享。至於大菩薩或高登無上佛果的菩提涅槃之樂,那就更究竟、更圓滿,其妙法樂也更殊勝了。可見「彼邦淨土無寒秋」,不只是消極的「拔苦」,也更是積極的「與樂」了。而且拔的是究竟苦,與的也是究竟的無上妙樂。如此殊勝,如此幸福的佛國淨土怎不令人嚮往,怎不令人陶醉?
「居民盡是聖賢輩」,「居民」指往生佛國淨土的廣大社會中的住眾居民,如人間的國家社會,多是烏合之眾,種族複雜,人性各異,且自私自利,親如父母兒女,兄弟姊妹到了利害關頭,隨時可能反面無情、互相殘殺、血海深仇,冤連禍結,造成天災人禍,永劫沈淪,永無寧日,烽火彌天,苦海無邊,生死輪迴,永無超生之日,這是顛倒眾生的顛倒行!生為世間人,經驗告訴自己,人如衣冠禽獸,隨時可能變成虎狼,不免不談人色變,心生恐怖!
佛國淨土的居民又是怎麼樣呢?也如人間社會的居民那樣嗎?也一樣令人心生恐怖嗎?生而為人,血腥遍地司空見慣的聯想,那是難免的了,為了消除不必要的疑慮,所以不得不來個比較和說明。也因此才來個畫龍點睛:「居民盡是聖賢輩」,這是說佛國淨土中的居民,不但不是普普通通的人民,而是高貴無比的聖人或賢人,當然不是人世間的烏合之眾了,他們的智慧像太陽那麼光明,他們的慈悲像春風那麼和熙、溫馨,不但對人世間不會相害,而且是人間的福星。因為他們是「福報身」,是由雄厚的福德因緣才能報生於佛國淨土,成為無上法王的子女,作為佛國中的居民,來頭不小,如彌陀經所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可見得生佛國淨土的,都要靠雄厚的善根,很廣大的福德、很究竟、很圓滿的福慧因緣,才會往生彼國的福份,一「飛上枝頭變鳳凰」不再是小麻雀了。原來都是業障深重的生死凡夫,一旦往生佛國淨土之後,便入聖超凡而成為聖賢,不再是生死凡夫了,這不是小麻雀,飛上枝頭變鳳凰了嗎?佛國淨土就是那麼神奇,凡愚一下子變聖智了。人之所以被尊為聖人,因為他有高深的智慧,修持得力、禪觀功深,克服了太多的惡習,斷除了所有障道的煩惱,雜染的惡緣,培植了足夠的慧根慧力和定根定力,突破了無明無知煩惱迷霧,徹底証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已能真俗圓融,事理無礙,再也不像愚癡眾生那麼糊塗了,而且願力弘深,慈悲無量,愛護一切眾生,救度一切眾生。這種德行完滿,悲願弘深的聖人,還會動惡念、作惡事嗎?還會橫行霸道,給人帶來恐怖和災難嗎?不但不會,大可放心了!而且他們已是長夜明燈,苦海慈航,世間福田了。
「法喜陶陶不用憂」,這是說往生淨土的居民如果是大菩薩,他們悲願弘深、智慧廣大、福報無窮、法喜充滿、法樂陶陶,如陽光、如春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自然是不成問題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