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六祖壇經探秘(七)

「汝等各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以下是五祖宣布今天集會的目的是要「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法衣,為第六代祖」。這是五祖在徒眾中選狀元,選中的便可高登祖位,成為五祖的繼承人,成為第六代祖。今天是個多麼重要的日子,也是一個多麼莊嚴的使命!

選祖的辦法很簡單,只限作一首偈頌,偈頌不限字數長短,不過,五祖卻有一個嚴格的規定就是偈頌的內涵要智慧中流出,是智慧的結晶,不能胡扯,胡扯無用。所以他老人家提出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要「各自看智慧」,看智慧就是舉起智慧的明燈,排除心識上的妄想黑暗,截斷貪瞋痴煩惱濁流,使其清淨,「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就是由於般若慧燈的觀照,便是照見了五蘊皆空,自心法性平等(無罣)無礙的境界,也就是「如如智照見如如理」的境界;也如飛機突破了雲層,升上高空,只見晴空萬里,陽光普照,低空上的風雪雲霧不見了。五祖要他的全體門生務須用這種智慧的悟性來作偈,來競取祖位,否則若不依此方向,恐怕就徒勞無功了。五祖說:俟你們把各人所作的偈頌呈來,我審閱之後,若對於佛法的大道裡悟證了,合格而且優秀的中選了,將舉行隆重的陞座大典,付汝法衣,為第六代祖。衣是大紅祖衣,作為祖傳的信物;法是法語,祖師開示的法語心要。心要雖是只能以心印心,心心雙照,只可以心會,不可以言詮的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超言象的境界,但仍可以表達心聲,所以衣與法仍作為傳法的表徵。五祖極為重視傳法的頌偈,吩咐下來就立即成辦,越快越好,急如救火,不許拖延就是「不得遲滯」。

五祖語重心長,最後仍有開示,其實是補充說明,仍然強調:要高舉般若慧燈去照明,「思量不中用」,恆審思量是凡夫知見,凡情妄執,如果平時未行深般若,未開圓解,未長智慧,未生慧力,靠凡情妄執,絞破腦汁,胡謅幾句,言不及義,有什麼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意思是說一個明心見性、證悟真理的人當下便見,不用思考,如一個飽讀書詩、滿腹經綸的人出口成章,還用索破枯腸嗎?「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這是形容道高膽大,特別是悟道之人已經了生脫死,故能大雄無畏!「輪刀上陣」便是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因為明心見性、超凡入聖的人對於生死已能自由解脫而不發生恐怖了。如四祖道信宗師將頭臨白刃,面不改色,便是這種境界。

五祖說:「輪刀上陣,亦得見之」主要是形容見性開悟之人是一悟一切悟,無時不悟,無地不悟,不論順境逆境、隨時隨地展現悟境,不需搜索,從容不迫,不用思考衝口而出。其實這種悟性是有所指的,因為五祖知道他那些寶貝弟子,特別是神秀上座只忙於私利、滿足私欲,對於心性上的聖賢事業根本沒有下過功夫,幾句偈頌,需搜破枯腸、絞盡腦汁才勉強謅得出來。這種作法因不是悟見的東西,根本不中用,所以才語重心長一再叮嚀,一再訓誡。但麻雀難變鳳凰,訓誡也沒有用!

到此,請稍息一下,讓我先把我因感懷而寫的三首禪詩內涵作個清楚的交代,然後再回頭談談五祖弘忍宗師舉辦這個極其莊嚴隆重的頗像現代人選舉總統的民主風味的選拔六祖接班人的有趣背景!

我們展讀五祖的手諭,覺得他選拔六祖的考試比科舉時代考狀元還要嚴,嚴到像皇帝宮廷御考有許多嚴格的規定,所有文章都要是智慧的結晶,由心海中流出,如拾人牙慧或作文抄公是不行的,因此我把它比況作「選佛場」,像考選佛祖那麼嚴格。

「選佛場中選佛場」,這是第一首禪詩的第一句。選佛場中選佛場點出規格很高,不是考選菩薩也不是考選阿羅漢,而是考選佛祖,佛是無上極果,地位崇高,福慧莊嚴,成佛之後就究竟圓滿了。誰不夢寐以求?但「幾人於此見真章」?真章是指事業成就了、成功了。大家修行都希望成道,希望究竟解脫、究竟成佛,但真正能得到的太少了,如五祖弘忍大師門下,上百上千的徒眾,真正得道開悟的竟一個也沒有,如果惠能沒有來,恐怕要絕後了,為什麼如此差勁呢?原因是他們不像惠能那麼聽話,不聽宗師的教導。宗師教導他們祈求生死解脫,向超凡入聖的菩提大道進軍,但他們無此大志,他們只求人天福報,特別是五祖的福蔭、五祖的聲望、五祖的榮耀,上至國皇,下至信眾的供養就夠他們享之不盡了,對於福慧雙修的聖賢事業沒有興趣,所以雖修行幾十年,煩惱未斷、生死未了、貪瞋煩惱原封未改,修行的方向與五祖宗師背道而馳,使宗師殊感失望!幸有惠能出現,上千的徒眾中,惠能是唯一與宗師心心相印者,也是僅有的知音者,高處不勝寒,五祖太寂寞了!幾人於此見真章就是慨嘆他們無此福氣!

「高登聖域樂何似」?他們無智慧,不知道聖境的無窮法樂,不是世間的有限的、短暫的任何快樂可以比擬!「證了菩提作法王」,法王就是佛祖。佛曾在法華會上自信自負地宣布:「我為法王,得法自在」。世上無人有佛那麼高深的智慧,能通達一切法,並不受一切法所污染,而面對一切法,對一切法無礙自在,所以佛被尊為法王。佛在高深的禪觀中,啟發了空慧,現證了法性菩提,便得法自在而稱法王了。

「小果福田未是家」,修行的道路中有福德道和菩提道。修菩提道才能究竟成佛;修福德道只能得人天的果報,這很微細的「小果」,「福田」更是有限,難成氣候,如小樹小草,善根不深,力量不強,經不起狂風大水,很容易連根拔起,巨浪沖毀,不是可以安居樂業之「家」。五祖宗師向來反對,不可迷戀。鼓勵修行要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突破私心,要行慈悲行,以空慧為方便,截斷一切煩惱障礙,破我執、破法執,像一切大乘菩薩那樣。「利生那怕走天涯」,這是邁向聖賢的必經途徑。「超凡入聖佛分座」,若不「超」越「凡」情,登「入聖」位,哪有資格與「佛分座」,與佛同坐同遊?「火宅遠離大寶車」:因佛在法華會上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又說:「無常之火燒諸世間」。因大富長者的豪華巨宅遭了火災,熊熊烈火已在焚燒,可是長者的一群幼小無知的孩子,一味貪玩,不知危險,長者見到巨宅將被火舌吞噬,而全宅的兒女也將被燒死,憂心如焚,勸說不聽,心生一計,告訴諸子:門外有鹿車、羊車及大白牛車,很好玩耍,這麼一來諸子群奔,出了門外離開熊熊火宅,結果見到的只有一輛大白牛車,見不到羊車、鹿車,原因是鹿車、羊車譬喻小乘法門。諸子到了門外看不到這兩種車,表示二乘法門是臨時假施設的,到了法華會上就取消了,故法華經:「無二亦無三,唯有一乘法」。大白牛車代表大乘法門,諸子見到的只有大白牛車,便是表示只有大白牛的大寶車。

五祖弘忍大師挑選繼承祖位的並沒堅持要這麼高的層次,二乘聖者也行,只是不能僅求世間欲樂,耽於榮華富貴的庸俗漢,他們沒有資格登上祖師的聖者寶座。

「自性莫迷見本真」,「自性」即本自如如的「真如實性」;「迷」即迷於欲樂,被欲樂污染得不像樣,弄到面目全非,本性消失,如烏雲洶湧陽光盡失。「自性莫迷」即讓清淨的如如自性保留原狀,不要讓欲樂淹沒使自性消失。「本真」即本來的真面目才不至於消失。「遊來唯佛是芳鄰」若是如此修行,在日常生活上,行住坐臥時同你在一起的不是流氓土匪,必定是「舉手攀談皆聖流」,不是佛便是菩薩或是聲聞緣覺的聖賢群眾,因為物以類聚嘛!所以說:「遊來唯佛是芳鄰」,不是惡人,不必當心了。「安詳自在無牽罣」,因為所修所行若非福德道便是智慧道或菩提道,不危險、不會墮落,無須牽罣。「三業恆清淨,不悔得安樂」,這麼一來還有什麼不安祥?還有什麼不自在?還有什麼可牽罣?這是善因善果的豐收。「到此無人非至親」,難道到此還會有冤家債主或不共戴天的怨敵嗎?應是「到此聖賢皆至親」了。

-講於紐約慈航精舍印順導師圖書館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