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詩做了交代之後,我想同大家談談五祖弘忍大宗師好像煞有介事似的來個選拔徒眾,以便擇日登基,繼承祖位,作為五祖的繼承人成為六祖。於是曾下手令,規格奇嚴,比殿試考狀元還要嚴格。在這裡我要揭穿五祖弘忍老宗師的秘密-他是在演戲。在他還沒有找到惠能之前,他的心一直懸在空中,七上八下,無時安寧!他的大智慧猶如明燈,透視一切。在他上千的眾門徒中,他知道他們盡是庸才、滿肚草包,是一班唯求世間欲樂的凡夫,沒半個有聖人的抱負和立志作聖人的人,尤其他們無賢人氣質和聖人的志向,但卻嚮往和貪圖祖位,特別是神秀對祖位抱有強烈的野心,這點五祖最清楚!明知爛銅爛鐵不可能一下子變成純銅純鐵或精鋼,對他們還會有寄望和期待嗎?既是如此,為什麼還要費這麼大的力氣來辦這個大選呢?答案很簡單,五祖在作戲,狀元郎已選定是惠能。明知他的門徒沒有一個有當選的資格,為了平息眾怒、為了安撫,不得不假戲真作,特別來個公平普選,其實是陪選,這是五祖宗師的高明處。因為他們都是貪瞋癡原封未動的凡人,若果不善於處理或處理不當釀成內鬥的暴民,那就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了。
眾得分處,退而遞相謂曰:我等眾人,不須澄心用意作偈,將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我輩謾作偈頌,枉用心力。諸人聞語,總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後,依止秀師,何須作偈。
智愚差距似天淵,外表難分醜或妍;
內在晶瑩誰可測,考場展現最公平。
憑才考試見真章,十步春原芳草芳;
誰讓一人專壟斷,無緣應試造滄桑。
甄選賢能大吉昌,紹隆佛種福無疆;
光明無量壽無量。丕振宗風千古揚。
「眾得處分」,以下的一節經文是敘述五祖召集全體徒眾到法堂,當眾宣布要舉辦隆重的選拔徒眾,繼承六祖寶座的辦法之後,廣大的徒眾離開法堂時互相討論的情況。
「眾得處分」,就是廣大的徒眾中得到五祖指示作偈選舉的辦法之後,退出莊嚴的法堂,回到自己的寮房,「遞相」就是互相討論、各提己見,人多嘴雜、議論紛紛,莫衷一是。其中有人提出「我等眾人,不須澄心用意作偈,將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我等眾人,就是我們大家師兄弟,關於作偈考試六祖高位之事,依我的見解和看法,我認為我們各人根本不須要勞神,不必為作此事傷腦筋去澄心用意,忙著作偈,以為將呈和尚,可得當選,繼承六祖大位,那是徒勞無益,別作白日夢吧!為什麼?因為五祖宗師門下,神秀大師地位最高,共稱「上座」。上座在佛法門中地位最為尊崇,可分三品:一、出家受戒十年稱下座;二、受戒二十年稱中座;三、受戒三十年稱上座。這是屬於戒臘上座。另一種稱法性上座這是修行到家,證了聖果,就被尊為法性上座,與年齡戒臘無關。神秀在五祖門下,他的地位之高無人可比,唯他最尊而稱上座,他既不是法性上座,他還是一介凡夫,未見性明心,未曾開悟;他自白「枉而山上數年」,可見也不是戒臘上座。總之神秀在五祖門下,除五祖外地位最為崇高,現在又貴為「教授師」;教授師與「和尚」的意義相同,和尚是于闐語,義譯「力生」,即親教師,意思是說出家修行的弟子因師父的教導之力,生長法身,出功德財,滋養慧命,其功不少。而五祖門下的教授師為五祖祖庭法務最得力的助手,勞苦功高,因此如此崇高的祖位非他莫屬,誰能同他分庭抗禮,所以我認為「必是他得」,他必定雀屏中選,這是眾望所歸,顯然必定是金榜題名,名花有主,「癩蛤蟆休想食天鵝肉」了吧!崇隆祖位絕對輪不到我們,「謾作偈頌」的「謾」字就是主張緩和下來,或根本不必急著趕緊「作偈」去應試。意思是說形勢擺在那裡,局面已定,根本考不上,結論是「不必枉用心力」!提出這種擲之鏗鏘、皇皇讜論的,一定是神秀門下的一位小頭目-大師兄,用他那三寸不爛之舌,發表這篇驚人的讜論,五祖上千門徒終於被他說服了。本來大家聽到五祖宣布考選祖位辦法之後,無人不對這千載一時的好機會躍躍欲試,一試自己的才華,一試自己的運氣,如同上京考試功名一樣,鹿死誰手,誰能預料,總想試他一試,試了才知。可是現在經這位大師兄滿盆冷水一潑,滿懷雄心壯志都被壓制了,降溫至冷卻了。
「諸人聞語」,就是大家聽了大師兄這番說詞,雖是將信將疑,「總皆息心」,就是不得不大家都逐漸息下心來,算是說服力相當不錯,雖未心服口服,總算不錯沒有人強出頭,甚至多數還附和地說:我等已後,依止秀師好了,「何」用煩勞「作偈」呢?
本來考取祖位,「各作一偈,來呈吾看」,門下所有徒眾人人有份,人人作偈參加考試,憑才錄取,這是五祖的本意。若果如此,五祖門下上千徒眾千人會考,千鳥爭鳴,千花怒放,如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那樣憑才藝取勝,公平競爭,熱鬧非凡,壯觀極了。五祖為了選賢與能,考取六祖情況熱烈,依壇經記載,古代考祖情況也不亞於現代奧運競技。
可是當時竟被神秀的愚忠弟子-這位莫名其妙的大師兄壓制了,令無人敢纓神秀的鋒芒,敢出頭與神秀競爭,在無對手競爭之下,獨占鼇頭,神秀自然當選。
因此,神秀這位愚忠弟子散佈鎮壓群眾的言論,不能不令人懷疑是神秀的陰謀,否則為什麼要制止他們,而不鼓勵他們一起作偈、投考呢?
作偈憑才華、憑悟性,加上福報因緣,不投考怎知道自己是否有才華、有悟性、有福力呢?總之,我認為阻止別人、剝削別人投考的權利,讓你的師父一人獨考,非常不公平、不道德,也違背五祖的宗旨,所以我說這是陰謀!
祖位崇高,是福德因緣的成果,是道德所居,靠謀略、靠陰謀能得逞嗎?人心如此如此,但天理未然未然,走著瞧吧!對此,我感觸甚多,曾作詩多首,順此先略為解釋,以免脫節:
「智愚差距似天淵」,這是第一首詩的第一句,這首詩的宗旨是主張普選,沒有理由剝削別人的權利。原因之一就是智者與愚夫有天淵之別,智愚的差距很大,一個在天,一個在地,差距之大簡直不可以道理計,不是種族地位的問題,也不是妍醜的問題。不是因你是望族地位高,你就是有才華,你的智慧就比別人高;也不是他不是望族,他的族性卑微,他就一定沒有智慧或不及你;也絕不是因你生得英俊美貌,你就必定有智慧;更不是因他生來相貌不好、不漂亮,就沒有智慧,古語說:「不可以貌取人」,所以說:「外表難分醜或妍」。「內在晶瑩誰可測」,這第三句舉寶玉作比況。例如珍貴無比的寶玉藏在頑石中,不識寶的人看到一塊巨型的大石頭,那麼粗糙的大石頭一點也不起眼,同一般頑石一樣,誰相信它藏有價值連城的寶石,誰能預測!要等待識寶大師解剖出來才可證實。可見「考場展現最公平」如現在熱烈舉行的希臘雅典奧運,各國雲集的卓越選手健兒不競技比賽,誰知道誰是金牌選手?公平競選是最公道不過了。
五祖的選祖代表辦法是再公平不過了,神秀陰謀阻止不是太霸道了嗎?
「憑才考試見真章」,這是第二首的第一句,這首詩也是主張憑才取士,是最合理、最公平了。作偈的考試制度就是憑才取勝,「真章」就是真才實學,祖位是聖賢寶座,要真正是明心見性,頓證聖位,作出偈頌典章,是由般若智慧流露出來才是安全的保證,用陰謀、機巧絕對枉費心機,根本無用。
-講於紐約慈航精舍印順導師圖書館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