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裴休丞相送子出家的故事 (二)

莫閒遊,莫嬉戲,出入分明說處去;
三朝五日不歸家,妙法何曾聞一句。

裴休大人這一節箴言是訓誨他的兒子,出家之後,要注重功課,要「法門無量誓願學」,習勞之後,把精神集中,深入經藏,研究法義,廣學多聞,思惟教理。

「莫閒遊,莫嬉戲」,就是訓誨他,不可遊手好閒,到處遊山玩水,無所事事。莫嬉戲,小沙彌如一般兒童一樣,生性貪玩。如果寺院中有十個八個同年的小沙彌在一起,年齡相若,意趣相投,管教疏忽,隨時丟下功課,嬉戲去了,或捉迷藏,或踢毽子;玩的花樣多呢!玩到興高采烈,玩到忘形,把心都玩散了。如七歲出家當小沙彌的我,便是這樣的過來人。

裴休大人,想得周到極了,真是管教有方,所以訓誨他的公子,不可閒遊,不可嬉戲!以免浪費光陰,貪歡放逸,先來個當頭棒喝,警策在先,防範未然。

「出入分明說處去,三朝五日不歸家」。這兩句箴言是裴休大人警策他的公子,如果要參師學法或出門訪友,就要預先向師長或職事僧告假,准假才可以出門,不可以隨隨便便,不告而別。同時要把去的目的地報告師長,讓人知道你去的是不是正當的地方,是不是安全,讓師長考慮是否值得准假或不值得准假。因為你去若是寺院,那兒的治安安不安全;那位師父的德行、學養如何,值不值得親近?若是探訪在家的朋友,更要說明去處,讓師長了解之後,才好准假,也才好照顧,安全保障。所以身為初學的青年佛子,就要中規中矩,舉止行藏,都要遵守寺院的同住規約。裴休大人希望他的公子,要成為一位模範的僧青年,所以要他處處留意學習,出門要告假。而且要清清楚楚交代要探訪何種師友,要住宿的什麼地方,不可以含糊,所以說「分明說處去」。

「三朝五日不歸家」,這是假設之言,怕年青人不懂事,怕年青人貪玩,怕年青人不守規則,假期到了還不知回家,破壞寺院規則,給師長帶來困擾,所以要特別提出警策,准假一天就一天回家;准假兩天就兩天回家,不要過時,「三天五天」都「不回家」,既破壞寺院的規則,又浪費寶貴光陰,不像一個有教養的僧青年,簡直像個流浪漢。小則可能被罰,大則可能被逐出僧團,那就無緣出家了。裴休大人的心目中,不僅希望他的公子出家之後,成為一位德學兼優的僧青年,並希望他將來成為一有修有證,德高望重的大德高僧,弘範三界,法化無邊,所以他對他的公子那麼嚴,處處給他警策。

「妙法何曾聞一句」韓愈說:「業精於勤,荒於嬉」!一個貪玩遊手好閒的人,便是一個精神不能集中,心境散漫,無心向學的人,這種散漫成習的人,結果將是玩世不恭,一事無成。這是最令裴休大人擔心的,所以他接著沉重地警告,如果那樣不守規則,那樣貪玩,那樣散漫,結果將來「妙法何曾聞一句」。

「妙法」,法是佛法,是真如、實相,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妙法,是說佛法太高深,太奧妙,簡直是「不可思議」,奧妙到不是凡夫眾生心思所能臆測,也不是眾生界的語言所能表達,所能議論。眾生因迷了它,苦痛無邊;諸佛因證了它福樂窮。真理境界實在難思難議,所以稱它妙法。也可以叫「正法」。是中正不偏,是解脫的正道,依之修行,必能超越生死,得大解脫,故稱之為妙法。

妙法的修證,必定是「多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正法是廣學多聞而來,若不廣學多聞,不真修實學,那能通達正法。俗話說得好:「家無讀書子,功名何處來」。出家僧青年,不放下萬緣,深入經藏,鑽研法義,只顧一味貪玩,不說深入經藏,恐怕妙法一句也無緣。果然如此不知自愛,不但辜負父母一番送你出家的苦心,也辜負自己一生的寶貴光陰,辜負三寶的厚德,信施的深恩,故裴休大人特提出警策!

敬師兄,訓師弟,莫在空門爭閒氣; 
上恭下敬要謙和,莫輕他人自呈勢。

這一首箴言是關於處世待人的禮貌。這些,看來好像是小事一椿,其實是人生的最重要的基礎教育,因為人本來就是一個社會動物,家庭便是一個小型的社會,一出世最先是有父母,有兄弟姐妹,甚至大型的有叔伯,姑嫂,以及其他的親戚朋友。讀書時有同學、老師;做事時有主管、同事。總之,不論是家庭生活或團體生活,不能離群索居,總要與人接觸,與人相處,與人交往。談到這裏,就不能不注意處人之道了。但要知道,人性是很複雜的,尤其群體的人類,來自不同的家庭,接受不同的教育,養成不同的個性,要求和諧相處,快樂生活,就非於日常生活上從小就要有一點教養,從小就要接受德化教育的訓練,磨掉一般不成熟不規則的野性,養成文質彬彬,禮數周到的習性,知道尊師重道,謙恭禮讓,培養寬弘大量,知道互相尊重,互相敬愛,和睦相處是美德!這些處世美德,生活道德,從小就要學習,大了應用起來,才會自然,才不致於造作勉強!所以裴休大人,特別提了出來,要他出家的公子,從小就要學習。

因為兒童的心境天真爛漫,好像一張白紙,還未染上一點顏色之前,就用純真聖潔的佛法的德化教育來教導他,使他浸淫在佛法的德化教育中潛移默化中,成為佛門龍象,成為一代高僧,將來成佛作祖就不成問題了。如此優質素材,如此優質教育,配合良好,栽培出優秀的人才,還會成問題嗎?「方塘何得清如許,皆因源頭活水來」。

「敬師兄,訓師弟」,這是尊卑分明,這是禮賢下士,儒者說:「長幼有序」,佛法以「戒臘為尊」,尊卑以受戒先後來排列。裴休大人要他的公子不但要尊師重道,朋輩之間的相處、交往,先出家的稱師兄,後出家的稱師弟。師兄要尊敬,師弟要愛護。佛法義理,佛門規矩,不明白,不了解的,請教師兄,視師兄如師長。師弟年輕,或入佛門時間淺,對於法義,對於禮儀,有不明白時,要慈顏愛語,善加教導。

四方常住四方僧,天南地北而來同住的住眾,都視如兄弟,兄弟如手足,都變成道親了,距離拉近,不感生疏,而且相敬如賓,相處起來自然就逐漸熟絡了。但最重要就是保持彼此尊重,彼此敬愛,和睦相處就不成問題了。裴休大人的「敬師兄,訓師弟」的箴言,有上敬下愛的內涵,很有親和力,是處世友誼的橋樑。

「莫在空門諍閒氣」,空門就是佛門,因為佛透過禪觀的工夫,得到高深無比的智慧,透視了宇宙人生一切現象,無一現象,無一事物,無不受著無常定律支配,無一物不在「生住異滅」中徹底消失得無影無蹤,千差萬別的事相沒有了,只有平等不二的「空性」不滅。結果佛祖發現到如如不動的一切法的平等不二的空性才是一切法的真相。一切法的真理。這具有普遍性、永久性、不變性、才是永恆不變的真理,佛也因悟證這不變性的真理而成佛,所以佛稱如來,不生不滅,其餘世間,一切皆生滅無常,只有空性恆如、不滅。世間只有佛有此無上智慧,有此能耐,悟此空性,其餘無人有此能耐。唯佛大雄無畏!佛尊稱空王,佛門也就被尊稱為空門了。

「諍閒氣」,就是惹事生非,有人心境不平衡,情緒不穩定,如潮水那樣,漲落無常,看到什麼都不順眼,對人對事對物,好像都冒犯他,與他作對,隨時隨地都令他冒火、生氣,平靜的環境,詳和的氣氛,被他攪亂、破壞了。原來陽光普照,結果被他造成冰天雪地;和合的人事,被他弄到三分五裂,帶來一場災難。

為什麼空門也會有人諍閒氣呢?因為雖說佛門聖地,應是聖賢所居,應是一團和氣才對,為什麼會有諍閒氣這類事故發生?雖然此事不會常有,可能只是偶然發生,照理,偶發也不應該有,因佛門是聖人所居的聖地。但須知佛門的住眾,畢竟來自社會,不免「龍蛇雜處,凡聖同居」所以個案的偶發事故,也在所難免。所以裴休大人有先見之明,才作了箴言,教誡他的公子,不可在佛門中與人諍閒氣,主要就是要盡量避免與人諍執,認清三寶門中是福田。為什麼要出家?為什麼要修行?出家修行就是為了培福,為了種善根,為了弘法利生,為了修行證果。怎好到佛門來鬧事呢?鬧事是造罪不是造福,怎好到清淨的佛門來造罪,不怕墮地獄嗎?
有一種人,愚痴無知,不明因果,不信因果,生性乖張,生來就是一顆地獄種子,煩惱多,脾氣壞,從頭到腳,就像一顆定時炸彈,對人對事,隨時爆炸,到處惹事生非,有他(她)在場,你就休想有太平日子好過。他(她)們囂張、潑辣、不可理喻,對付這類惡人,輕的可依佛的教法,一致採取「默擯之」,意思是大家一致採取無言的抗議,無言的排斥,無言的驅逐他,拋棄他,把他當垃圾,倒掉。嚴重的當場把他趕出山門!

因為這類人已變成害群之馬,無可救藥了。事態發展到這步田地,太嚴重了,誰也不願見到。
裴休大人,不願見到這種嚴重後果,為了防之於未然,所以在其警策箴中,特別提出警告。對長輩固然要尊師重道,在平輩,也要視如兄弟,互相敬愛,互相尊重,從自尊自重到互相尊重,彼此都是道親手足,修八正道,行六和敬,佛門一家親,唯道是修,唯德是重,大家保持一團和氣,所以裴休大人教誡他的公子,「莫在空門諍閒氣」!這點很重要。

「上恭下敬要謙和」「上恭下敬」,意思是說,上下都要保持著一定的禮貌,矜持著相對的準則。對於尊長、上輩,要恭順,嚴肅對待,這表示謹慎尊重之意。因為他們是我們的尊長、前輩,必須受到恭謹尊重,若有請益,不可以嬉皮笑臉,不成體統。下是指下輩,或同輩。同輩或下輩也不可以亂作一團而沒有準則。「無規矩,則不能成方圓」,「長幼有序」,不能沒有規矩和準則,所以上恭必然下敬。下敬就是對於晚輩,或者是兄弟朋友,也要表示尊重、愛護、關懷,讓彼此感情融洽,如和煦的春風,洋溢著一股親和的氣象。古典解釋恭與敬意義大致相若,只是若嚴格分析,那是「貌恭、心敬」。也就是外表虔誠是恭;內心尊敬是敬。總的來說,上恭是敬老尊賢;下敬是不輕後學,愛護幼小,發揮慈愛精神。裴休大人認為要作到「上恭下敬」,必須培養「謙和」的情懷,才不致流於有名無實的假相。

「謙和」,就是謙恭和藹。謙字可說是恭敬的內涵,恭敬的實踐,或恭敬的表現,恭敬的具體化。不是內心恭敬,便不會謙和。因為謙是謙順,謙讓謙卑。一個謙順或謙卑的人,必定是一個很有涵養的人,他可能有有很高的才華,或者有很高的地位,但他不傲慢,不恃才傲人,不恃勢傲物,他尊敬別人,崇重別人,不強己賤他,虛心得很!易經說:「謙謙君子,卑以自牧」。意思是自謙的人,是個胸懷坦蕩的君子人,所以他能處處謙讓別人,尊重別人,以這種謙抑的精神,來養德,來韜光隱晦。

「和」是和順、和諧、和藹、和平。這是指一個人的修養,由於生性仁慈,心地善良,結果,態度上流露出來的,必定和顏悅色。猶如春天的氣候,必定生機蓬勃,百花齊放。人也是這樣,由於生性仁慈,心地善良,謙虛和藹,大家住在一起,好像一家人,修行求道,同甘共苦,到處洋溢著一股溫馨的氣流,感受上自然是法喜充滿,而呈現於眼前的也到處是淨土風光!

「莫輕他人自逞勢」。傲物自滿,恃勢凌人,才會輕他逞勢!傲物自滿,恃勢凌人,或因地位崇高,或因才華出眾,或因資質優秀,或因權勢驕人,才會輕他、逞勢。但身為出家佛弟子,什麼都捨了,還有什麼值得留戀、值得驕傲呢?恃勢凌人,恃才輕人,還像個出家的佛弟子嗎?這種心態能修行嗎?這種心態修行有用嗎?

裴休大人怕他的公子稚年無知,產生這種心態,破壞了出家的形相,障礙了出家所要修行的福慧事業,所以要提出警策「上恭下敬要謙和」,更要「莫輕他人自逞勢」。怕他以為有「勢」可恃,以為身世與人不同,是官家子弟出家,比別人高貴而傲慢。或者因受過良好教育,知識高人一等而傲世驕人,而造成傷害,所以裴休大人才作防範於未然。這點,倒像當年釋迦牟尼佛為一班王子落髮出家,世尊特先為皇宮的舊傭人理髮師優波尊者先落髮,然後為一班王子羅侯羅等落髮,以此壓制他們,減低他們的氣焰!因為先落髮為師兄,後落髮為師弟,讓他們沒有藉口可以對人傲慢,當年佛祖可說用心良苦!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