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明燈、換淨水,禮拜如來求智慧;
報答爹娘養育恩,天龍八部生歡喜。
這是裴休大人警策箴中的最後一首詩歌。
在上面一首詩歌中,他教導他的出家兒子,「別人睡時你休睡。三更宿盡五更初,好向釋迦金殿內」。意思是要警惕他的公子不可以貪睡。三更,大約是夜晚十一時至十二時的午夜,應該是寺院裡打板開靜,全體僧眾熄燈養息的時間。但裴休大人想到道業重要,年輕人,應該犧牲一點睡眠,正好利用大家養息的時間,靜靜地跑到大雄寶殿,萬象沉寂,萬籟無聲,無人打擾,面向高大莊嚴的如來寶像,或念佛禮佛、或誦經、或靜坐禪觀。這是最佳的修行時刻。
「剔明燈,換淨水」,這是提醒他的公子,夜晚進入大雄寶殿,要最先處理的工作。因為古代的寺院,大多數建築在深山,古代還沒有電燈,如此雄偉高大的一座大雄寶殿,茫茫長夜,照明的,就靠懸在大殿中央的一盞長明燈。燃料是花生油,這種油料,初燃時,明度還算不錯,由於高燈遠矚,還可以把金殿照亮。但當油燈點到半夜,因油料減少,加上燈蕊結花,花似黑炭的遮蓋,火力減弱,火光不旺,明度同樣減低,燈光不能普照了,因此,夜晚進入大殿禮佛的人,最先要處理的:就是要把長明燈放下來,剪去燒焦了結成黑色的燈花,並加滿油料,抹清油漬油污,使油燈煥發增明。故裴休大人要他公子,進入佛殿的首要工作就要「剔亮明燈」,其意在此。
「換淨水」是次要的工作,裴休大人也要他注意,除了要剔亮明燈之後,接著第二件工作便是把供在佛前的「淨水」「換」掉,並洗乾淨供水的水杯,換上新鮮的淨水,虔誠小心地擺上佛桌,本來佛前的供品不只是這兩樣,有許多供品都需要處理,但裴休大人的警策箴,言簡意賅,只是提要,不能像清單那樣一一細列,而裴公子卻是異常乖巧的小孩,可說,「話頭醒尾」,不用細說,他早已悟知父親的訓示,雖然沒有提到的,他也知道怎樣去作,作到最妥善,最完滿為止。
例如,香爐也要清理,香腳要撿掉除去,香灰要磨平、擦淨,佛桌要用淨布洗滌、抹淨,佛殿要打掃。諸如這類衛生工作,無一不須要妥當處理之後,才能安心一拜一拜地恭敬禮佛,或靜坐觀心,參禪習定。
剔明燈、換淨水,這是佛前的供品的一部份。佛前的供品很多,不只是供明燈、供淨水,還有香、花、時果、金銀珠寶及其他莊嚴具。如現代的佛弟子更虔誠,凡是人們可以食用的,或喜愛欣賞的都拿來供佛。如各種鮮花、各種香果、糖果、糕餅、香齋,都取來供佛。甚至據歷史文獻中記載:古代禪師,把悟道的佳作-詩詞,也拿來先行供佛,所謂「得句先供佛」,這種情形有點好像學生把功課作文呈給老師過目,請求老師指教,可見供佛的供品,應該不受限制。曾有「諸供養中,法供養最」的讚語。
不過佛前供品,據經中記載,最典型的有六供,普通稱為「六種供養」:
一閼伽(淨水)、二塗香、三華、四焚(燒)香、五飲食、六明燈。這六種供養,亦即表徵大乘菩薩所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的六度萬行的深意。也具有「菩提心供養諸佛;大悲水饒益眾生」的意義。
明燈,尤其是佛前的長明燈-屬佛光普照,向來被視為智慧的象徵,能驅除眾生的愚痴黑暗,如俱舍論說:「以智慧明,滅諸痴暗」,便是此意。
淨水,梵語「閼伽」,大日經疏說:「閼伽水,此即香花之水」。如意輪儀軌亦說:「由獻閼伽香水故,行者三業清淨,洗染煩惱垢」。
可見供燈能驅除眾生的無明暗;供淨水能滌洗眾生的煩惱垢,使慧光明照,三業清淨,其意義是何等重大。
裴休大人讓他出家的公子,從小就接觸這些供品,為的就是從小就培養朗照心靈,提昇德性,洗滌三業的工作,得以長養成佛作祖的善根,使這純潔無染的幼稚心田就廣育了靈苗,令其潛移默化,以期將來成為佛門法將,可說真是用心良苦,裴休大人對於裴公子來說,不僅是一位嚴父,而且也是一位典型的良師。
「禮拜如來求智慧」,人在六道生死輪迴中,能夠生而為人,幸運地報得人身,非有相當雄厚的福報和累積足夠的善根、智慧那有可能。因此,佛在經典中,特別推崇人身難得,說人身比天人還要優秀,為天人所羨慕、所稱讚,稱人間為樂土。因為人身有憶念、梵行、勤勇等三種特質,為天人所沒有。這三種特質是超凡入聖,成佛作祖的本錢!也就是說,報得人身的人,肯定是有善根和有智慧的,可是人所作所為的,卻是那麼糊塗,而且是愚痴透頂,不似是聰明人,或者是有智慧的人,只會做一些既傷害他人,又傷害自己的事。
在人生社會上,這種現象異常普遍,自害害他,互相傷害,而且還沉迷不知,不知聰明人做了糊塗事,故一錯再錯,循環不息!
為什麼會這樣呢?佛法說是無明﹑愚痴、無知的原故?如經說:「真義心當先,常能為障礙,俱行一切分,為不共無明」。娑婆世界的眾生、人類,都被這些無明、愚痴所蒙蔽,如蒙塵的寶鏡,蒙塵之後,鏡上的光明就顯露不出來了。
又如天空的雲層太厚,再強烈的陽光也無力照明,必須等待強風,把濃雲敲碎、吹散,強烈陽光才能普照大地!有志陶鑄聖賢的修行人,佛門中古今的高僧大德,為了對治無明破除愚痴煩惱,依佛教所施設的各種教法、方案,嘔心瀝血、實行試驗、如持淨戒、修禪觀、誦經念佛等,都是佛教歷來最有效的訓練。
裴休大人在警策箴中,教導他的公子「禮拜如來求智慧」也是一道最有效的修行方案,「如來」為佛的十種德號之一,可以稱佛,稱世尊或如來等,共有十種通號,每尊佛一樣,是佛佛道同,名號通稱。
來是生活起居的動態之一,或來或去,或坐或臥都是。如來也可叫如去、如坐、如臥。來去坐臥都是動詞;如字可當名詞或形容詞。如是真理,是佛祖證悟的真如、實相。真如、實相、不生不滅、如如不動,因此稱佛祖為如來。同時,如字也可以當形容詞解,形容佛祖證悟真理之後,就能不生不滅,如如不動。在聖不淨,在凡不染。在紅塵萬丈裏,在生死煩惱污泥中,也不會變質或污染,如蓮花在污泥而不染。蓮花成為佛門的標記,也可為如來的「如」字最具體的形容詞。
例如佛的「來」與人的「來」就有很大的差距。淨土論說:「業不重不生娑婆;願不切不生淨土」。可見人生於世,是受著業力的壓迫而來,故來了之後,就不能擺脫業力的糾纏,眾苦的煎迫。佛祖呢?佛祖來了,自在得很,佛祖不受這些災害!佛身住淨土,與諸菩薩眾,享受諸法樂!如釋迦牟尼佛,表面看來,好像生在五濁惡世,其實,那是化身化土,佛的自受身,住在淨土,並沒有受到五濁惡世的污染。如地藏王菩薩深入地獄,但地藏菩薩並不受到地獄的苦迫。佛更高明了,他為廣度眾生的需要、人道、畜生道、地獄道,什麼地方都可以去,隨願而來、隨願而去、無罣無礙、逍遙自在,來也如、去也如,這樣才有資格稱如來。
眾生無此能耐,到處障礙,到處受報、受苦、受業力牽著鼻子走,生也苦痛,死也痛苦,何時能自由自在?可見只有佛祖才能尊稱如來,眾生無此福氣!
「禮拜如來」,就是拜佛,五體投地,專門以拜佛作為修行的常課,在更深人靜的夜晚,到大雄寶殿,面向崇高偉大,莊嚴無比的佛像,口稱聖號,心作觀想,一心不二,恭恭敬敬地,頂禮膜拜,一次就連續地拜幾百拜,天天如此。
有人專以拜佛作為常課。不誦經、不坐禪,只是一心拜佛。由於一門深入,專心專業,積功累德,日久功深,終必有成。有人未受教育,目不識丁,後來有人指示,就一心禮佛,經過多年的勇猛精進,真是「天下無難事,只怕心不堅」,意志堅定了,「持之以恆,行之以漸」,果然是「誠之所致,金石為開」。結果,他開悟了,經教佛理,都能通達,且能講經說法,度人無數。佛門中這種例子很多。
如我親近的老師中,海仁老法師就是經常以禮佛為常課的一位,他夜晚睡眠的時間不多,午夜一點鐘就起身禮佛,每晚都要換洗兩三套衣袍。他說禮佛可以消除業障,開發智慧。海公勇猛精進,既講經說法,栽培後進,除誦法華經為常課外,禮佛也是他的常課。
裴休大人,要他的公子於更深人靜之時,犧牲睡眠,上大殿恭敬禮佛,向佛哀求懺悔業障,向佛求開智慧。因禮佛之時,精神集中,妄念止息,慧光頓現,如浮雲散盡,陽光煥發。
雖說小孩之心猶如白紙,純潔無瑕,但若讓其散亂不能集中,如風中燭光,其光無力難起作用。裴休大人要他禮佛,便是給他煉心,使他雜念沉靜、專注,如寒潭無波、止水,心水澄澈,慧光出現。
「禮拜如來求智慧」,其動機在此。因為對一個初發心出家修行的小沙彌來說,從小就開始訓練,特別是在行持上,步步踏實,一切恭謹專注,面對聖容,慈嚴雙資,恩威加被,最能磨礪少年人的粗心大意,使他潛移默化,臻於純淑,因為經說:「妄念不生,則般若生」,般若就是精純的智慧,為成佛作祖的大因緣。
「報答爹娘養育恩」。爹娘就是父母,中國北方稱爹娘,南方稱父母。生而為人,誰人沒有父母,誰不是由父母生養教育而成人。在動物中,人不如牛馬。牛馬出生不久便能獨立生存,人出生後,一步也不能離開父母,要父母哺育襁褓才能慢慢成人而立足社會。十月懷胎,三年乳哺,移乾就濕,嚥苦吐甘,及培養知識技能等,這種罔極劬勞,真是恩深似海、德高如山,非生前晨昏定省,侍奉湯藥,死後三牲九鼎之祭所能報答養育其恩德者。
裴休大人明白佛理,知道世俗這類報恩無濟於事,所以他要送他的公子去出家修行,希望他將來修行證果,弘法利生,廣度眾生來「報答爹娘」的「養育」之「恩」,這才是最究竟最徹底的報恩。因為究竟徹底的報答親恩,生活所需,飲食的供奉還不夠!還不徹底,因為父母沉淪苦海,六道輪迴,生死苦迫沒有解除,期待救濟。若不修行證果,究竟成佛,就無力救濟,無力使父母超越生死苦海,離苦得樂!
同時,若從佛法的因果觀及輪迴觀去考察,我們沒有成佛之前,受著業力的支配,輾轉輪迴六道,往返三途,那一生一趣,沒有父母和六親眷屬!由此觀之,父母六親眷屬遍於六道三途,他們也受著生死苦迫,都需要救濟,都需要報恩。他們都是我們的父母親屬,我們都應該報恩。
這麼一來,所有人類,包括所有六道眾生在內,過去生中,可能與我們自己都有血緣關係,可能都是過去生中的父母,或其他的六親眷屬。人溺己溺,他們的苦痛也即我們的苦痛,都應該報恩,都應該救濟。人數這麼眾多,報恩想、救濟網非擴大、非拉長不可。
我們自己福薄障深,憑我們那來這麼大的力量去救濟他們呢?因此,為了報答廣大的親恩,為了慈悲普濟,非出家修行,求成無上佛果,救恩之願就只成空願,無能為力!
可見裴休大人忍心割愛,把公子送來出家,就是寄望他的公子將來究竟成佛之後,不但能報答現生父母的親恩,而且過去生中的天下父母之恩也能圓滿報答。這種精神,也只有究竟成佛之後才有這種力量!
由此更可看出佛教為了護生,提倡素食,實行戒殺放生、發揮慈悲的救濟精神,才是最徹底的感恩報德,其意義何等重大!
「龍天八部生歡喜」,「龍天八部」即八部天龍。詩詞為了押韻,不得不隨便把詞句調動一下。
八部眾:出自舍利佛問經等:一、天眾,即欲界之六天;色界之四禪天;無色界之四空處天為天王的代表。二、龍眾,為畜類,水族之王,如法華經所列的八大龍王。三、夜叉眾(亦作藥叉),飛行空中之鬼神。四、乾闥婆,義譯香陰,以專攝取香氣為長養,故名香陰,為帝釋天王部下,專責娛樂的主管,屬於奏樂神。法華經中列有四乾闥婆。五、阿修羅眾,舊譯無酒,新譯非天,又譯無端正,由果報使然,類天而無天的福德,故亦名非天。因其貌醜惡,故亦名為無端正。由其果報,身邊卻有美女,但無美酒,故亦名無酒。生性好鬥,經常與帝釋天作戰,要爭取天王寶座,但多數戰敗。六、迦樓羅,義譯金翅鳥,翅膀很大,有三百三十六萬里那麼粗壯,力大無比,為龍王的剋星,專擭取小龍為食。七、緊那羅,義譯非人,亦譯歌神。因此神頭有角,似人非人,故名非人。亦為帝釋天王歌舞樂團中的主管之一。乾闥婆王為奏俗樂團的主管;緊那羅王為演奏法樂團的主管。八、摩羅迦,義譯大蟒神或大腹行,實即地龍。以上所列見於名義集二。
這八種天龍八部眾,不論是天眾或龍眾,他們都是佛門護法團中的成員,且是各部眾的頭目-天王或神王,為佛門的大護法。威嚴無比,勇健無倫。有他們護法,便如金城湯池,鞏固無比。此八部眾,亦稱「冥眾八部」,因為他們的活動,不是普通的人眼所能見的,所以稱冥眾八部。
又這八部眾中,由於天部眾和龍部眾在這龐大的護法團中乃重要主腦,且神驗特殊,所以特別以他們為代表,而稱「天龍八部」。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