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0日 星期六

裴休丞相送子出家的故事 (一)

裴休丞相送子出家警箴
 
『汝及出家須立志。求師學道非容易。燒香換水要慇懃。佛殿僧堂勤掃拭。莫閒遊。莫喜戲。出入分明說處去。三朝五日不歸家。妙法何曾聞一句。敬師兄。訓師弟。莫在空門諍閒氣。上恭下敬要謙和。莫輕他人自逞勢。衣食難。非容易。何必千般求細膩。清齋薄粥但尋常。粗布麻衣隨分際。榮華止在紫羅袍。有道何須黃金貴。解三空。明四智。要超初果至十地。禮觀音。持勢至。別人睡時你休睡。三更宿盡五更初。好向釋迦金殿內。剔明燈。換淨水。禮拜如來求智慧。報答爹娘養育恩。天龍八部生懽喜。


含悲送子入空門  朝夕應當重善根
身眼莫隨財色染  道心須向歲寒存
看經念佛依師教  苦志明心報四恩
他日忽然成大器  人間天上獨稱尊 

又偈

江南江北鷓鴣啼  送子忙忙出虎溪
行到水窮山盡處  自然得個轉身時

裴休為唐宣宗皇帝的丞相。為皇帝陛下數一數二的大官員。他篤信佛教,也是一位精通佛理,且對於禪法頗有修持的佛弟子。一個身為佛弟子的大官員,其胸襟、其抱負,當然是本菩薩心腸,要做愛民如子的父母官。從這種思想出發,辦起事來,一定是處處為人民著想,人民第一,官府第二。這種精神,這種看法,不免與皇帝的見解分歧,不易融洽,這豈不是「順得哥情失嫂意」,難求兩全其美了。過於遷就皇帝,難免對人民有害;若是照顧人民,未免又逆了皇帝的聖旨,不免左右為難。「伴君如伴虎」的封建皇朝,萬一不小心、不謹慎得罪了皇帝,自身固然難免殺頭,依當時的法律,恐怕還會株連九族,招來滅門的巨禍。所以他做官做得很小心、很辛苦,真是「戰戰競競,如履薄冰」,異常謹慎,提心弔膽,從來不敢大意!但官場上的凶險,他再清楚不過,這條所謂榮華富貴的官場道路,他走得很辛苦,他不想他的兒子一輩的人再來冒這個凶險!而且他的兒子,「生而胎素」,與佛有緣,顯然是有來歷的佛門中人。

何謂「生而胎素」,這是說他夫人在胎中自從懷了他的兒子,夫人就開始不能吃葷,也就是不能肉食,凡食到魚肉雞鴨之類,就必然嘔吐,難以下咽,只能素食,只能吃菜蔬米飯,不能再食血腥魚肉之類。一直俟兒子出生之後,兒子也不能食用魚肉,魚肉沾唇必定嘔吐,也只能素食,只能食用蔬菜。這叫「生而胎素」,連生母都受其影響,這顯然是佛門中的過來人,這不是與佛有緣嗎?

先有兒子與佛有緣之前因,加上惡劣官場環境的後緣,裴大人縱有望子成龍的天下父母心,也不得不「含悲送子入空門」去出家了。他當時還有用詩歌體裁作了一篇語重心長的不僅像嚴父,且像慈母,又像師父那種婆心切切的那麼細膩的訓誨來教導初出家的子弟。他這一篇長達三十四句,像一篇長詩,也像一首歌詞,內容異常精彩,也異常細膩,所教導的,正是初出家的年輕子弟所應該注意,應該學習和負責擔當的事項。這篇名「裴休丞相送子出家警策箴」的文章,雖說是裴休大人目的是專為教導他兒子的箴言,但此箴言的內容,言簡意賅,語重心長,像嚴師教導賢徒,不像父母教導子女的口氣,所以此篇箴文,可做釋教文範,可教導所有初出家修行的子弟。初出家修行的,都應該如此學習,如此實踐,如此擔當。此警策箴,可警策一切出家子弟,為所有初出家修行者的典範。

連此箴文之後,他還作了兩首偈,一首八句,像七言律詩;另一首只有四句,是七言絕句的詩篇,也是語重心長,訓示有加,甚至其中含有濃濃禪味。

現在請讓我將裴大人的警策箴列舉出來,逐一順序略為解釋,以便對於初學可作參考:

「警策箴」,箴原是縫衣服的工具。此中的「箴」是含有規戒之意,如說「箴諫」,就是規戒勸諫的意思。「警」是警覺、警惕,有戒備和防守之意。「策」是策勉、策勵的意思。

警策箴就是重在警惕、戒備、策勵,令其奮發圖強,勇猛精進,因為人類本來就是一種好逸惡勞而且劣根性特別多的動物,須要經常警惕、戒備、策勵才不致放逸腐化。箴是箴諫,且有規戒的意含。此中裴休大人把他這篇詩歌稱為警策箴的「箴」字,實是文學中的一種體裁,同文學的「銘」一樣。銘有「鐘銘」、「鼎銘」,雕刻在大鐘上或寶鼎上的一種精簡的文字。不過銘是側重在歌功頌德的。箴則意在警惕策勵和規戒,性質有所不同,文體也多少有些不一樣。

裴休大人,送兒子去出家,當然希望兒子將來能成為佛門龍象,一代高僧,不能讓他學壞、墮落,變成佛教的敗類,毀壞家聲更傷害了佛教。但由於自己政務太忙,既不能經常到寺院教導兒子,不得已,只有以文簡意賅的詩歌體材寫成「警策箴」送給兒子作座右銘,讓兒子朝夕警惕、策勵,庭訓相伴,如父親常在身邊一樣,精進道業,真是用心良苦!裴大人當時絕對未想到,他這篇庭訓箴言,竟成為教導初學出家青年學子的典範,流芳千秋化化不絕!

汝及出家須立志,求師學道非容易;
燒香換水要慇懃,佛殿僧堂勤掃拭。

「汝及出家須立志」,志是志願。儒者講立志;所謂志不立則道不成。所以修道要先立志,若是沒有立志,你所修學的道業,就難有成功的希望。因此,儒者看來,志必先立。佛門重發願,修行之前要先發願,若不發願,道業難成。如東方淨土,無比莊嚴的琉璃世界,就是藥師如來十二大願的成果。又如西方的極樂淨土,則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所莊嚴起來的。

總之,一個發心出家的佛弟子,發心到佛門來出家,最首要的功課就是要立志、要發願。立什麼志?發什麼願?這必須首先求到答案。

立什麼志?發什麼願?你既然發心出家,就是說,你將來要做什麼樣的出家人?做法門龍象?抑做個飯粥僧?這兒裴大人要初出家的兒子先立志,顯然是要求他的兒子要做個法門龍象,希望他的兒子能變成一位高僧大德,做佛教的棟樑,做眾生的導師,不能做飯粥僧。

所謂「出家」,就是離開世俗之家,辭別父母親,跑到寺院,親近三寶,學道修行去。過著自由自在,無牽無罣的修行生活。所以說,出家就是出紅塵之家,出煩惱之家,入法王家,享受無為法樂。所以裴大人提到的「汝及出家須立志」的剴切的叮嚀中,其思想「重心」是希望他的出家兒子立志發願,要建立最高的志願,以佛祖為榜樣,以佛祖為師範,成佛作祖,最低限度也要如玄奘大師那樣成為一位能「遠紹如來,光揚遺法」的人物,所以才規定他「汝及出家須立志」,這是最要緊的,怕他「志不立則道不成」,所以要他先立志、先發願。

「求師學道非容易」,裴休是丞相大人,丞相的兒子當然是公子哥兒。古語說:「富貴學道難」。裴休居然能讓兒子出家,而這位出生在富貴家庭的寶貝兒子,也居然樂意出家,身為家長的裴休大人,如果不是虔誠的佛弟子,同時,如果不是深明佛理,看得破,放得下的佛弟子,就不可能割愛,就不可能捨得讓兒子出家;而身為一向養尊處優的官家子弟的裴公子,如果不是善根深厚,與佛特別有緣,且其來有自,也絕對不可能發心出家。在家享清福、享鴻福,鴻福享不盡。出家受苦,苦受不盡。在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童僕成群,有人侍候,不須動手。出家生活恰好相反,不但沒有童僕可以使喚而且什麼都要自己動手,事無粗細都要親自去做,諸如劈柴、擔水、洗菜、做飯、擦地板、掃庭院、燒茶、燒水,樣樣都要躬身去做。吃的更是清茶淡飯,清苦異常。穿的更是麻布粗衣。吃的只求溫飽,且視如藥石,能維持生命便可;穿的能遮寒便可,無精細可言。一個養尊處優的紈紈子弟,能放下身段,過這麼清苦的生活,實在難能可貴。可見裴休的第二句箴言中說「求師學道非容易」,說的確是實情。「非容易」的內容,含有深意,一.求師學道非容易;二.發心學道非容易;三.有緣學道也非容易。

裴公子真是鴻福齊天,得天獨厚。他雖生在富貴之家,富貴學道雖這一關他逃過了。他父母信佛,而且是最有修持的佛門子弟,他竟有福氣生在佛化家庭,成為佛教的世家子,不是生在邪見家這一關也被他逃過了。再就如果本人沒有善根激發,沒有意願出家。一方面貪戀於榮華富貴,欲念太多,塵緣太重,貪圖生活享受;另一方面又不甘於淡薄,過不慣出家的清苦生活,出家之心就發不起來了。其中,有人雖想出家修行,若是因緣不順,也難如願。最主要的,例如家庭環境不許可,父母不贊成,也可能無法如願。而裴公子,關於這點,非常幸運,父母不但不會阻止他,而且鼓勵他,親自送他出家。可見,裴公子的出家學道中,其他都不難,就只有一種「求師」出家學道難了。

「求師」之所以難,難在「明師難遇」。所謂明師,就是很高明的師父,當然是真才實料,有德有學的師父,當然不是靠化妝品化妝出來的師父。那種師父,名氣再大也不是明師。明師是高僧,高僧是有修有證的大師,不是時下的名僧。名僧是吹牛吹出來的,名僧是電視台、企業家、政要製造作出來的偶像,這樣的名師,不是裴公子所要求的師父。因為他們用金錢買來的「名」,然後名與「師」連起來才成的「名師」,「穿金帶銀」,金光閃閃,太奢侈了;裴公子肯定不求這種「名師」。裴公子所要的是「明師」,是「高僧」,是有修有證的人物。他們是修行培養出來的人物。他們唯道是修,唯德是重,他們淡於名利,對名利沒有興趣。

裴公子所求的明師,佛法中亦名「善知識」。所謂善知識,等於說他是「識寶」的人物。他能識別真理寶藏,開發真理寶藏,栽培識別真理寶藏的人才,在善知識門下,人才輩出,結果他栽培一批一批的善知識的接班人,無形中,老善知識也就成為善知識的明師了。因此,佛門中,成了一種風氣,要找明師,就要到善知識那兒去找。如華嚴經中的善財童子就是找明師、親近善知識的榜樣。他親近一百一十位善知識,每一位都是專家、學者、明師。

據佛學泰斗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中指出,所謂善知識,有資格稱為明師的,最低限度要具五種美德。那五種?

一、證德-這是他對三無漏學的實踐而得到實質上的法喜法益,這當然不是虛浮的修養,是經得起考驗的。例如嚴持戒律,能夠真正做到好像蓮花,在污泥而不染。不論名利關頭,色相關頭,都能保證如如不動,清淨無染。

關於禪定工夫,也是如此,可貪不貪,可瞋不瞋,糊塗事不做,能清明在抱。如生了深根的大樹,大風拔不起,大水沖不掉,大雄無畏。至於智慧,猶如陽光,永遠光明,光明就是智慧,智慧是生活的主導。不論待人接物,永遠事理分明,捨邪歸正,去惡向善。這就是戒清淨成就,禪定成就,慧觀成就的境界。

二、教德-這是通達教義,就是所謂深入經藏,博學多聞,辯才無礙,能自行化他,能教導學眾,於聞思修,有足夠的經驗教導學眾,作學眾的眼目,正知正見,不致讓學眾誤入歧途。引入正道,迴小向大,迴事向理,令其發菩提心,進修大乘。

三、達實性-實性是正法(真理)的別名。達是通達,證悟的意思。證悟的道路,非透過智慧不可。楞嚴經說:「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也就是說,由聽聞正法而現證智慧而通達;或由思惟抉擇正法而現證智慧而通達;或由修行正法而現證智慧而通達,簡稱: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總之,由慧增上,無慧不通,無慧不達。可見善知識的五德中的達實性,乃由觀慧入。這是五德增上中,最主要的一種。乃是明心見性,開悟證果的境界,這是證明他是得道的明師,非同小可。

四、悲愍-這是說,他是一位有慈悲心,有廣大的悲心弘願,具有「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胸懷,真正是為了弘法利生,不貪名聞利養,一切自行化他,皆是出自悲心弘願的驅使。

五、巧說-這是指善知識的智慧很大,學養又深,而且辯才無礙。說法非常善巧,不但能深入淺出,而且很有奇巧,對於學眾,能廣為攝化,根性不論如何參差不齊,利根的,鈍根,不利不鈍的,皆能善巧方便,大開茅塞,令其通達、體悟,如高明的醫師一樣,什麼奇難雜症,都能醫治,使其病患根除,恢復健康。至於再深奧、再複雜的法義,也能通達,令其簡化、淺化,令人易於理解。

總之至少要具有以上所列的五種特質,才有資格稱善知識,稱明師。可是,世上要求這優質的明師實在難求,所以裴休大人告訴他的公子「求佛學道非容易」。當然,這道行高超的明師,裴休大人給他找到了,但必須作難遭難遇想,當知得來不易,所以才在警策箴中特別提到,希望注意警惕。

「燒香換水要殷懃」,這是初學出家佛弟子的日常生活。殷懃的原意是拳拳服膺,什麼都加倍用心。但裴休大人所說的殷懃,更是懇切、周到,情意深摯,委曲求全,非常小心,非常虔敬,要做到十全十美,不可粗心大意。如燒香、換水,這是供佛用的。如早晚作功課,誦經念佛,打坐都要燒香。佛前供的清水,或者供的花果等,都要注意,經常改換。佛前的所有供品,都要保持整齊、清潔,該換的要換,該洗該抹的,都要盡心盡力去做。

本來殿堂佛前的這類工作,如果是大叢林,上百上千的住眾,叢林中多數有專人負責,這人就是「香燈師」,專職管理佛前的香火,燒香換水,清理香爐,燒香換水,點亮油燈,清理佛桌,換花換果,打掃殿堂,舉凡是殿堂內的一切清潔衛生工作,香燈師都要負責。用不到別人代勞。若是住眾不多的普通寺院,沒有專職人員負責,初出家的小沙彌就得偏勞了。裴休大人設想得很周到,所以送子出家時就先教導他,習勞培福一切從頭作起,「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沒有了,再也不是公子哥兒,而是「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的出家師父了。所以才提出「燒香換水要殷懃」作為策勵!

「佛殿僧堂勤掃拭」這一句箴言是教導,要初學出家的年輕人,要注重衛生,注重環境的保護工作。為了美化環境,為了使環境保持整齊、清淨,使人看起來,窗明几淨,一塵不染。這種風範即得力於經常打掃。例如佛殿、客廳、法堂、禪堂、僧寮、走廊、天井、院子、前門、後門、大道、山門,都要天天打掃,如樹木多,如果時逢秋冬,滿山落葉,恐怕打掃的時間就長了,多了,一天不是只打掃一次,或者早晚都打掃,才能保持山門環境的清淨,所以裴休大人要他的公子,要勤奮,習勞,不能懶惰,佛殿是大眾集體修行的地方,固然要經常保持清淨莊嚴。僧寮咧、廳堂咧,也都是共同生活起居的場所,當然也要保持清潔,沒有垢染。至於整座寺院周圍的大環境,如果都能保持清淨莊嚴,不但能壯觀瞻,且對於住在寺院中的每位佛子,以及外來的每位前來種福田的一切弟子的善根道念,都有影響,都能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裴休大人在箴言中嚴格規定要初心佛子,為維護寺院環境的整潔、清淨,該打掃的要經常打掃,該洗擦、該抹拭的也要經常洗擦抹拭,如佛前的供桌、窗戶、鏡台,就非經常抹拭不可。這是初心出家修行的佛弟子應有的工作。這種粗活、勞力的工作,這是培養善根的福田,且能磨練刻苦耐勞、任勞任怨的意志,不能厭嫌!六祖惠能大師的樁米、劈柴的苦活,便是一個很好的榜樣。

最後讓我抄舊作的一首七言絕句的掃地詩作此節的一個小階段的結尾:

水泥大地堅如鋼,浮垢浮塵掃不難;
掃去浮塵留性淨,浮塵與我有何干!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