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裴休丞相送子出家的故事(四)

榮華止在紫羅袍,有道何須黃金貴?
解三空,明四智,要超初果至十地。

這一節箴言,重點是裴休大人要教誡他的公子不要貪戀世間的榮華富貴。榮華富貴不值錢,不值得去貪戀。道業才珍貴。因為道業是智慧的財富,是功德法財,是解脫生死,是超凡入聖,是成佛作祖的本錢,這才是至寶,不是世間的金錢可以買得到的,可見修行的道德事業才是無價寶,才是最尊最貴,才是最值得珍重。

「榮華止在紫羅袍」,榮華與富貴,在讚美的詞句上經常連在一起,而事實上也是這樣,凡是得到榮華的人,也必定是富貴的人。榮華是形容官位崇高,異常風光,異常榮耀,星光閃閃,氣象非凡!例如當了皇帝,作了總統,或當了大官,都顯得風光榮耀,如春花的開放,都令人欣賞,令人羨慕,所以中國文化用「榮華」的詞藻作形容。

與榮華關聯的必然是富貴。富是有錢,多金。俗語說:「名利雙收」。有名必然有利,名利是相連的。為什麼那麼多人既求利又求名,因為有名必定有利,有利也必定有名,二者是離不開的。總之,富就是有錢,財源滾滾而來,富可敵國,產業豐隆。

「貴」是地位崇高。當了皇帝,作了總統,地位還不崇高嗎?貴為一國之主,可以發號施令,主宰一國,地位還不夠尊崇嗎?就是沒有作皇帝,當總統,當了大官,如當了院長,部長;或當了省長,市長,地位也夠尊崇了,既富且貴,富貴迫人來,財源滾滾,不但夠風光,也夠享福了,這才名符其實的所謂「榮華富貴」的內涵。

「榮華止在紫羅袍」,「羅」就是絲織的綾羅,是頂高貴的布料。「紫」是青赤相間的顏色,比紅色深。「袍」是寬大的長衫,皇帝穿的叫龍袍,將軍穿的叫戰袍。「紫羅袍」就是用高貴紫色的綾羅製成的寬身大袍,也即是皇帝陛下或高官穿的朝服。紫羅袍,應該是當時(唐代)官位最高的朝服-色,所以才說:「榮華止在紫羅袍」。這一句箴言中,很清楚地說明,要追求的榮華富貴,在那個封建時代,一介平民,皇帝的高貴皇位,自然沒有資格去做,只能在皇帝陛下做人臣。極高的人臣階位,就只有穿紫色朝服的大官,如裴丞相大人那麼高的地位,所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人臣中的極品官,官位沒有人比他更崇高了,所以箴言中特別強調「榮華『止在』紫羅袍」,這是最尊崇的官位了。

「有道何須黃金貴」,這一句箴言是推崇道德,鄙視榮華富貴。認為得道高僧才崇高、偉大,做了大官,擁有一些虛名,擁有一些財富,有什麼用呢?浮名,隨時可能幻滅,財富,生不帶來,死也不能帶去。只是暫時的擁有。隨時可能失掉。浮名也好,財富也好,有時可能是禍不是福。特別是做大官的,太風光、太榮耀,也太富豪了。羨慕的人多,嫉妒的人也不少,樹大招風,伴君如伴虎,隨時都可能被咬,座上客,隨時也可能變成階下囚,經常是晴天霹靂,意想不到,死無葬身之地。不但連累自己的妻子兒女,甚至連累九族,傷害無辜,多麼悽慘!

生為近代人,閱讀古代文獻,感覺在官場中討生活的古人,實在可憐,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就不足以形容,簡直像小兔子在虎口邊討生活,隨時被噬!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朝陽路八千,本為聖朝除弊政,敢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唐代官作到禮部尚書的韓愈,因一封奏章不合聖旨,便被撤職查辦充軍,貶到邊地。像他這首自詠詩,好像哀鳴,好像嚎啕痛哭!他是那麼忠心耿耿,為了「革除弊政」,老命都要豁出去了,卻被充軍八千里蠻荒邊地,瘴氣多多的廣東,難怪他感到傷心!在充軍道上,辛苦跋涉,離開家門越來越遠,又遇大風雪,難怪他感觸良多,境遇蒼涼!詩中的意境,現在讀來,頗有同感,心酸欲淚。

韓公被貶,據我推測,咎由自取,他唯儒是尊,衛道心切,心量不夠恢宏,不能包容其他思想學說,外來的文化更加不能容納,受其排斥,諫佛骨表與忠君愛國無關,更與弊政無關,完全是崇儒排外的心理作怪!

有容乃大,皇帝胸襟開闊,接納外來的優良文化,韓公心量狹窄,排斥有加,難免被貶。幸好,韓公到了潮州之後,遇到一位得道高僧-大顛禪師,由禪師的指點迷津,他景悟了,後來他不獨不排斥佛教,反而信佛,並在禪悟中找到一個安心立命之處。大顛禪師變成他最親密的師友。政治上的失意,在禪修的生活中得到充實,得到彌補。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韓公的被貶雖是咎由自取,但他境遇的不幸仍然令人同情。「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的詩句,令人讀了,心酸欲淚!亞熱帶的廣東境內,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那麼大的風雪,「雪擁藍關馬不前」的境象,恐怕不是發生在被貶的道途上,而是發生在朝廷內。朝廷上人情太冷了,寒流洶湧,風雪太大,才造成他因一表之微,就被立即撤職查辦,走上被貶的命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看來,韓公被貶而未被抄斬已是不幸中的大幸了!不幸的,不但官位不保,頭顱也不保!榮華富貴很風光,有甜頭,人人羨慕,人人追求,但也有人棄如敝屣,為什麼?因為太危險了!伴君如伴虎,誰不怕被虎咬呢?這正是為什麼「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了!五代時候的隱士陳搏,最初亦熱衷於功名,後來悔悟放棄功名歸隱去了。這在他的「歸隱」詩中,他歸隱的心跡可見一斑!

「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紫綬縱榮爭及睡,朱門雖富不知貧。愁風劍戰扶危主,悶聽笙歌聒醉人;攜取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

這位德高望重的五代隱士陳搏老先生,為了追求功名富貴,曾在紅塵萬丈中,浪跡江湖十年光景,後來發覺到紫綬金章的榮耀,朱門的萬貫家財,猶如浮雲幻夢;鬥爭殺戮,悲慘景象更不是味道;至於花天酒地,笙歌達旦,更是令人心煩,擾人清夢,那有鳥語花香的隱居生活令人怡情悅意,所以他離開官場,隱居去了。雖然當朝皇帝趙趙匡胤常到華山找他聊天下棋,但這是老友敘會與君臣無關,景象自然不同。

總之,辭官歸故里的人,感覺官場並不好玩,這才急流勇退。裴休大人,送子出家,不鼓勵兒子趕考功名,原因也與此有關。所以在他的警策箴中,告誡他的公子,「榮華止在紫羅袍,有道何須黃金貴」。紫羅袍是代表最高的官位,是榮華;黃金貴是財富,代表富貴。榮華富貴的兩樣東西,與禪宗高僧大德修行證果,明心見性的聖道來說,根本無法比擬。所以說「有道何須黃金貴」,道才最高貴,黃金算什麼?如清朝皇帝所說:「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最難」。

「解三空,明四智」。解三空,明四智,這是指修行的成果。這是要下很大的功力,經過如爐火純青的磨練,才有這種驕人的成績。這「解」與「明」的二字,不只是了解和明白,而是「大開圓解」,「究竟通達」,究竟證得,這才可以解三空,明四智。

什麼是三空?三空也叫三解脫門,也叫三三昧。「三昧」義譯「正定」,修此無漏正定,可以證入涅槃解脫之門,所以三解脫門或三三昧都是「三空」的三同名稱。三解脫門就是:空、無相、無願(或無作)

一、空解脫門(空三昧),這是行深般若,照見五蘊皆空,破我法二執,與滅諦的「滅、靜、妙、離」的四相相應,這是涅槃境界,也是空相應的境界。

二、空相應中,五蘊皆空之故,自然沒有「色聲香味觸」的五法,和「男女」二相,及有為法中的「生異滅」等十相,所以叫無相解脫門。

三、無願(無作、無起)解脫門。由行深般若,突破了苦諦中的「苦、無常」二種行相及集諦中「因、集、生、緣」的四種行相,它們是可厭可離的東西,自然要棄之如敝屣了。同時所修的道諦中的「道、如、行、出」等四相,猶如船筏,一個高登彼岸的人,自然也皆放棄了,不放棄怎能解脫呢?因之叫無願解脫門。

「解三空」的警策箴是裴休大人要警策他的公子,既出家了,對於教義要好好學習,首先要了解義理,然後依解修行,解行並進,最後因行而證悟。

明四智」。據唯識論說:凡夫有八識,如來有四智,如來因行深般,修行證果,把八識轉成四智。

一、大圓鏡智-這是把有漏的與煩惱相應的第八阿賴耶識,與煩惱脫鉤,把第八識所變現有情有漏的正報依報的身心國土,變現為如來的清淨莊嚴的無漏身心國土,能持的功德。猶如一座大圓鏡能含容顯現一切景象,故名大圓鏡。由於此智深廣無涯,能照見無邊法界的一切因果、事理,所以也叫一切種智,為如來萬德莊嚴的總匯。

二、平等性智-這是轉第七末那識者。因為第七識是我執的大本營,世間上不論是個人,家庭抑社會有關的人我是非,不論是小是小非,抑大是大非,都與我執有關。我執便是第七識的主宰。它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縱使是天大的好事,有它參予,必定變成壞事。世上許許多多的修行人,修到半路,摔了跤,爬不起來,失敗了,便是吃了它的苦頭!所以,自古以來,所有修行人,人人提防它。佛門中,打佛七、打禪七,簡稱叫「打七」,傳說就是為了要消滅它,「打倒它」。應該是「打得我執死,許汝法身活」。

第七識的我執不除,紛爭不息,天下不能太平!照見五蘊皆空之後,第七識的我執沒有憑藉,落空了,我執失了著力點,「皮既不存,毛將安附」,我執也就起不了作用,如鳥雲散盡,陽光出來,結果是轉七識變成「平等性智」。眾生從無始以來,就沒有停止過紛爭,也就從來沒有見過平等的氣象,現在第七識解體,我執集團散伙,平等性智的出現,通達平等法性之理體,對待一切眾生,能起無緣慈,生同體悲,再也不生人我見了。

三、妙觀察智-這是轉第六識而成的智慧。第六識叫意識,也叫五俱意識,他們六位經常生活在一起,上天下地都生活在一起,聚會的時間多,別離的時間少,所以叫五俱意識。也名獨頭意識,因為當一個人睡眠之後,五識不起作用時,意識單獨活動,如作夢時叫夢中獨頭。意識的職務很重要,他在人的心理王國中好像總理,地位崇高,任務重要,內政外交、國防,無一不由它主理,他很能幹,一切事物都處理得很好,對內對外,他懂得怎樣保護自我和善待別人。六識在未轉識成智時就已是一個有幹才的人,所以後來到了轉識成智之後,叫妙觀察智。妙觀察智是說他成為聖者的時候,對於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工作,在他那精銳微妙的智慧的力用之下更是得心應手,會作得更好。

四、成所作智-這是轉眼、耳、鼻、舌、身等五識而成就的智慧。五識心王在心靈王國中其角色向來是對外的。雖然第六意識統理一切事物,但資訊來源均由五識所提供。可見他們是成就一切事功最得力的助手。成佛之後的一切福慧事業及普利一切眾生的大功大德,也仍然是靠他們的鼎力支持,所以轉識之後稱為成所作智。因此,如來利益眾生,化導二乘的化身,化土及其他的神通妙用,都是成所作智的功德。

裴休大人在警策箴中要他的公子「解三空、明四智」,就是要他學習教義,解行並進。

「要超初果至十地」。這是超凡入聖的境界。

「初果」是小乘聖果的第一位,所以叫初果。小乘聖果本來有四位,即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

初果梵文須陀洹,義譯入流、預流、逆流三義。流是流類,入流和預流,都是「超凡入聖」的意思,也就是說,最初發心修行學道,經過多少風霜,吃了多少苦頭,到了今日今時,功不唐捐,離開生死凡流,跳出生死漩渦,進入了聖賢的高貴殿堂,參預了聖者的行列,與聖者平起平坐了,所以叫入流和預流。何謂「逆流」?逆流者即逆生死之流。凡夫時順生死之流,才被生死橫流所困,現在裂開生死網,跳出生死濁流,進入聖人的清流,如掙脫了黑社會,作堂堂正正的良民了,所以叫逆流。逆生死濁流,順聖人的清流。從初果的這些含義中,我們可以領略到初果的地位是多麼尊崇了。

「至十地」、「十地」是大乘菩薩修行成佛的十個階段。「地」是譬喻,因為地能擔當,能承載萬物。如地球,世上的一切事物它都能堅強地有力地承擔起來。修菩薩行的大菩薩,如觀音、地藏等大菩薩,面對一切眾生的苦難,解除眾生的苦厄,以及成熟眾生,莊嚴淨土的大功大德,還有佛祖的偉大家業,只有菩薩如山河大地那樣能夠兩肩承擔,所以菩薩成道的果位叫十地。

同時,地的另一美德是能生長萬物。人類之所以能幸福的生存在世間上,即因地上能生長糧食,又能生長一切金銀珠寶,使人類能豐衣足食,吃的用的,衣食住行都能隨心所欲,無欠無缺,諸如這些大功大德,無一不是大地山河給予人類的恩賜。菩薩對於一切眾生也是這樣。眾生所修的德智慧資糧,眾生之所以能夠脫離苦海,超越生死,終於究竟成佛,都是來自菩薩的開導,培養而來,菩薩是眾生的法身父母。猶如從學校畢業出來的學生作為將來謀生憑藉的知識學問,均是由老師教導出來,老師等於學生知識的父母一樣。菩薩與一切眾生的關係也是這樣,眾生所有的一切成佛的功德都是由菩薩出生,所以菩薩的果位稱為十地。

十地菩薩,共有十個階位:第一歡喜地,乃至第十名法雲地。

為什麼初地菩薩叫歡喜地呢?因為菩薩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經過漫長的歲月-第一個大阿僧劫,經過多少的挫折,受了多少的魔難,終於苦盡甘來,斷惑證真,超凡入聖,登了聖位,法樂無窮,心生喜樂,所以叫歡喜地。從此繼續努力,再埋頭苦修,再經二大阿僧祇劫,就成佛了。仁王般若經說:「初證平等性,而生諸佛家,由初得覺悟,名為歡喜地」。印順導師的成佛之道說:「初住極喜地,生諸如來家;斷除三種結,施德最增勝」。

初地是菩薩初入見道位,佛果上所證到的勝義法界,初地菩薩也分證了,興奮不已,所以感到無限歡喜而稱歡喜地。生如來家,為佛家嫡子,可以荷擔如來家業了。見道所斷的煩惱都斷了。「結」就是煩惱。初地菩薩見道所斷煩惱中,主要是身見。戒禁取見、疑。所以說斷除三種結。

十地菩薩,道行很高,功德非常廣大、殊勝。初地菩薩在十波羅蜜中,布施功德最殊勝。登了初地的菩薩,頭目髓腦,國城妻子,沒有什麼而不能施捨的,所以說施德最增勝。

裴休大人的警策箴中,希望他的公子出家之後「解三空,明四智,更要超初果至十地」,意思是要他要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終至究竟成佛。不但希望他做聖僧,還要更進一步,做菩薩僧,終至究竟成佛,才能廣度眾生。裴休大人的悲心弘願,如此的廣大,可見裴休大人不是一個普通父親,是一個道道地地的菩薩父親,否則,不會有這麼大的雄心壯志!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