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

六祖壇經探秘(十五)

只是像美國出生的公民,有資格成美國總統,但不是人人都是美國總統。能不能成為總統,還須要有條件,例如:福報因緣咧,才華咧,政治基礎咧,對選民有無魅力咧……這些都是決定性的因素,不是想作就人人可成總統。修行也是這樣,要精進不懈,要堅守根門,讓善念永續不斷,惡念永遠不起,身心才能永保清淨,但人心如海洋,波濤滾滾,要永保持平靜無波,工程浩大,委實不易做到,可見不墮惡道也非易事,這點不能不注意。至於「依此修得大利益」,所謂大利益,也不可自滿!因為它也不過是「有限公司」的産品,還要好彩不被貪瞋癡煩惱所搗亂,且能「離五欲五蓋」的環境下修成,充其量也僅是人間善趣的小小福田,頂多能暫時保住在人間天上自由遊走,但萬一不慎,從人間天上掉下來,地獄餓鬼畜生的三惡道,你的惡運就難逃了。因為這所謂「大利益」,不是什麽了不得的大利益,不是出世聖賢的大功大德的大利益,更不是莊嚴無上佛果的功德善根的大利益。從聖賢的大功德大善根來看,只是對於人天有小幫助的小功德小善根。而且這小小利益,隨時可能享盡墮落,樂極生悲。因為它不是了脫生死,超凡入聖的功德,不可誤會,不宜自我陶醉!

這裏有個疑問:既然不是究竟法門?既然如此膚淺,五祖為何還要大張旗鼓,備至讚揚?有何用意?原來五祖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據我們推測,意在安撫神秀及其門徒。因為他們未見性明心,未開悟,都是凡夫,貪瞋癡煩惱原封未動,都有把持祖位的佔有欲和衝動,怕他們作蠢事,破壞了傳承祖位的大事;怕他們不擇手段,對惠能不利。為了傳承順利,為了冥冥中衛護惠能,小不忍則亂大謀,不得已只好忍了,於是五祖將錯就錯,設計個模糊空間,來個緩衝要道,使惠能得法之後,能夠逃過劫難。這正是巧把塵勞作佛事,也如維摩經所說「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的手段,五祖的苦心,太令人感動了!

童子小沙彌小師父,聰明伶俐,把大師上人對神秀的偈頌的評價,介紹得這麽清楚明白,太難得了!惠能聼了他滔滔不絕解說之後道:「好極了!這是個佳音,我也要學習背誦他的法偈,以祈得結來生的福緣。但上人!我來這裏踏碓舂米雖然已經八個多月,可是,我一直沒有離開過米坊,也從來未曾到過大師的堂前,所以我還不知道法堂在那裏,還希望上人帶我到堂禮拜」。這是惠能很謙恭地向沙彌童子的請求。

八個月餘修苦行,潛光養晦使幽明;
摩尼畢竟是珍寶,雖在污泥亦亮晶。

這首禪詩是我作來稱讚惠能大師的,因爲他實在太偉大了。他攝心在米坊裏不怕艱難,不嫌辛苦靜悄悄地在那裏踏碓舂米,供給全寺一千多人吃用的白米飯,不是在受苦,而是在廣種福田,那麽多人接受米飯的供養,吃得身健力壯,身心健康,然後安心辦道,精進修行,這就是很大的功德,因爲他們修行證果,續佛慧命,續燄傳燈,慧燈不滅,所以惠能也是默默地在種福田。

「八個月餘修苦行」,以苦行當為修行,所以他幹的雖是苦活,而且歲月漫長,不知不覺已經有八個多月,他當作修行,當作廣種福田,所以不但不覺得辛苦,而且法樂綿綿,因爲他認爲到處都是道場,米坊也是道場,故能「隨從處處常安樂」。可說在惠能字典中從來就沒有苦字,只有法樂、妙樂!這是真理流出來的法樂,故能無時不樂,無地不樂!在聖者的心境上,「但受諸樂,無有眾苦」。我說「八個月餘修苦行」,意思是指惠能八個月中,苦活不當做苦活,作什麽?作爲修行的工具,苦中享法樂!

「潛光養晦使幽明」,這第二句詩是形容五祖的用意,他把惠能投入苦工的隊伍是爲了避難,把米坊柴寮當作安全的避難所,潛光也就是韜光,要他潛光也就是韜光養晦,因他的光芒太露,令五祖擔心,怕他光芒太露,讓覬覦祖位的有心人注意到,可能對惠能這位寶貝聖崽不利,五祖如慈母似的愛護有加,放心不下,隨時隨地作安全的預防,所以八九個月近一年光景,把他安置在米坊幹苦活,令其潛光養晦,主要就是爲了使其光芒莫露任其幽明,態度上也冷淡他,令人不覺,無人注意,才不致發生危險!好在師徒早已心心相印,惠能則也甘之如飴,無怨無悔!

「摩尼畢竟是珍寶」,摩尼是寳珠之王,俗稱如意珠,誰人有福氣擁有,隨其擁有者之心意,能出生一切衆多的各類珠寶,如呂洞賓能點石成金,隨時隨地,隨點隨有。摩尼寳也是這樣,能如人意出生眾寳,故亦稱如意寳。開了悟見性明心的惠能,他就像一顆金光閃閃的摩尼寳珠。這是宿世修來的豐富的福德智慧的善根資源,帶業往生,隨身攜帶,既可自利,也能利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摩尼寳玉那樣如意,隨心所欲。「雖在污泥亦亮晶」,因爲是寳珠,雖然被埋在污泥或糞土之中,不但不會受到污染,它的亮麗、光澤,絲毫不損,如夜明珠,能破暗,能放光,其光如燈。惠能正是這樣,其福德智慧,雄厚的宿植德本,豐滿善根功德,縱然裝在粗野的獦獠身上,光芒不減,亮麗天然與一代宗師的五祖,毫無遜色,故我以「雖在污泥亦亮晶」作讚嘆!

以上是把所題的禪詩作了一個簡單解釋。

童子引至堂前禮拜。惠能曰:「惠能不識字,請上人為讀」。時有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惠能聞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別駕爲書」。別駕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惠能向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無意智;若輕,即有無量無邊罪」。別駕言:「汝但說,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

現在我們回頭繼續解釋壇經的經文。童子小沙彌師父應惠能的請求,把他帶到祖師法堂走廊的題偈處拜讀神秀所題的那首轟動一時的禪偈。惠能誠懇地對童子小師父說:「我不識字,勞煩上人你讀給我聼」。上人是對出家師父的尊稱,因他們能出家修行,德性崇高,是人上之人,所以稱上人。當時恰好有一位江州別駕名日用,江州就是現在的江西省九江縣;別駕是官銜,爲刺史即縣長的判官、助手,因不是縣官同階的人物,故稱別駕。這位姓張名日用的官員,也是五祖門下一位虔誠的佛弟子,他見到惠能對這位沙彌小師父那麽謙恭地請求,便自告奮勇學菩薩常作不請之友,便高聲把神秀牆上書就的那首偈念給惠能聼。惠能聼過之後,隨即對張日用居士表示,他也有一首偈,請求張居士幫他書寫。這是破天荒的奇事,出在一個目不識丁的獦獠之口,而且隨聼隨說,不假思索,就能「出口成章」,就是一個讀書萬卷,滿腹經綸的老秀才也未必能夠有此急才,如此大膽,何況一個目不識丁的野小子,全寺的人(除了大宗師外)沒有誰瞧得起他,沙彌小童,都直呼「獦獠」,等於叫他野人小子。可是現在他居然也能做偈,膽敢請張別駕大官幫他書寫,怎不令張別駕這位大官員感到萬分驚訝,因爲這猶如火中生蓮,太希奇了!連做夢也無人想像到,不識丁的獦獠也能做偈,難怪別駕不大叫:「你也作偈,這是太希有,太難得了」!張別駕這種口氣,好像是驚訝,也好像是讚嘆,其實也是將信疑,或者只疑不信!因爲在張別駕心目中,認爲詩詞禪偈應是文學的精華,古今的詩詞大師尚且有一句三年得的感嘆,一個目不識丁的獦獠野小子,不假思索竟膽敢作偈,是否初生之犢不怕虎,胡扯亂來呢?因爲不能盡信,所以存疑,才說:「你也作偈」,這種充滿懷疑又輕視的口氣和眼光,看着惠能,故加重語氣:「其事希有」。等於說:「不可能有」!大字還不識一個,竟會作禪偈,豈非天方夜譚,誰肯相信?開玩笑吧!

-講於紐約慈航精舍印順導師圖書館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