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陽光普照滿天紅

陽光普照滿天紅 晝夜六時法喜中
佛子修行現自在 春風春雨花叢叢

這一首禪詩是慈航精舍星期佛學講座的講稿。因我為了利便聽眾容易記憶,而把每次要講的內容濃縮為七言絕句的一首禪詩作為題材,用毛筆題寫並影印出來,人手一張,然後依據詩句,逐句解釋,發揮其內涵,如剝芭蕉層層剝脫,亦如抽絲剝繭拆繭成絲,或引來時事做深入淺出的解釋。此篇便是最近的講稿。

「陽光普照滿天紅」是描寫陽光給人帶來的好天氣。在天文的氣象中,陽光與春風可說是我最喜歡和最敬佩的兩種氣象,所以在我的詩詞中經常被引用來作為題材。如「陽光」的大名就充滿了朝氣和活力。陽光為什麼不稱陽暗、陽黑而稱陽光呢?因光明是太陽的標誌,也是它的特性和特徵。例如它每次來到地球作客,不出現則已,一出現,必然是帶光明來。陽與光,如影隨形永不分離,有陽必有光,有光必有陽,相親相愛,不相捨離。所以世人稱太陽為陽光。

 太陽最崇高、最可貴的美德,是對人無比的關懷,無盡止的照顧,好像要廣大的人類,過著無災無難的幸福生活,所以對於廣大的人類,無休無止地供應足夠的能源,使他們過著光明的、溫馨的生活。因此它嚴格要求自己陽光普照。普照就是對於能源的普及供應,使其絕對充足,沒有些少缺乏,所以用「普照」作形容。普照就是非常用心,不論在任何情況之下,都絕對使其滿足!如果地球沒有陽光的照臨,地球可能是一個冰球,或是一個黑洞。沒有光明,沒有溫馨,糧食不能成長,人類如何能生活?可見陽光普照滿天紅,更顯示陽光對於廣大人類,恩深如海、恩重如山,它的普照,它的滿天紅,都是值得我們感恩戴德,所以我一生對於陽光無時無刻無不表示無盡的讚仰和感恩,更作無盡止的學習,而把它作為老師、作為榜樣,我覺得天文氣象中只有陽光和春風才能與佛祖的胸襟和大乘菩薩濟世慈懷可以同日而語。

因此,我主張我們學佛的佛弟子,應該以陽光春風作老師、作典範,要隨它學習。如果一個佛弟子,以陽光作為模範,個人在陽光下生活,三業像陽光那麼光明那麼清淨,沒有絲毫污染,自行如此,化他也如此。這等於說:你就是一盞陽光德性的高標了,你無論到哪裡,都給人帶來光明,而且也驅除了黑暗,更能化解寒流為春風,這種勝德,怎不大受歡迎,普受尊敬,那你的福樂就無窮無盡了。

我覺得「陽光普照滿天紅」的境界,也是我們向來所渴望的。「萬事如意」的境界,也是「一帆風順」和「無災無難」的境界。例如我們一家老少開車外出郊遊,出門時看到陽光普照滿天紅,你一定感到無限歡喜、無比安慰!覺得一路順風,平安去就必定能平安回來,旅途上無災無難,因為一路都是好天氣,沒有烏雲蓋頂,沒有行雷閃電,一路前去,沒有狂風暴雨,路上更沒有土石流,或大樹被風吹倒,塞著公路,回不了家的不幸災變,為何能夠如此幸運?這便是「陽光普照滿天紅」的恩賜了。想到這點,內心上對於陽光怎不肅然起敬,怎不湧現油然感恩、報恩的善念呢?

同時,我們可以聯想到陽光普照滿天紅能給人類、給地球造成如此輝煌的成果和造成舉世無雙的福蔭。如果我們肯立大志、發大願來把陽光作老師,作典範去追隨陽光來學習,我們也可以對自我、對家庭、對社會、甚至對於國家,造成如陽光普照滿天紅類似的福蔭!因為佛曾在般若心經作肯定的保證:「智慧事究竟」,「智慧到彼岸」。佛是「真語者,實語者,無異語者」。且經過自我修行,自我實證,有自我超凡入聖的究竟體驗,真實不虛。還有什麼可以懷疑呢!

當知「智慧事究竟」,「智慧到彼岸」,可說就是「陽光普照滿天紅」的境界。在佛經中,時常以日光、月光比況佛的智慧。事實上智慧本來就是一盞明燈,智慧一出了現,什麼無明黑暗、愚癡無知,在智慧明燈的照耀之下,便可朗然化解、無所障礙了!

經驗告訴我們,世上許許多多的糊塗事,幾乎都是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糊塗人幹出來的,不要說他們能十全十地學到「陽光普照」,所謂「普照」就是無時不照,無地不照,照得很小心,照得很精緻,這樣才叫普照。這種照法,不論高山、平地,甚至幽谷都在陽光的照臨之下,陽光滿滿、無欠無缺,所以才以「滿天紅」為形容。世上專幹糊塗事的糊塗人,他們的行事之前,假定還有一點清醒,願意點亮智慧的心燈,不要寄望他們能像陽光普照那麼大陣仗,就是沾上一點邊,也不至於造成天下大亂,釀成不可收拾的地步!

例如開車出門,原是小事一樁,但有人開車沒有幾年便已接二連三地出車禍,而且每次都是他撞人,不是人撞他,要是你有興趣考察出現這類不幸事故的駕駛者,可能使你意外,使你吃驚!不是大多數而是百分之百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他們是否酒駕?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但據我推測,他們可能都是在醺醉中,而且經常沉迷在半睡半醒的狀態!他們喜歡作著富貴夢、金粉夢、桃花夢、升官發財夢……經常沉迷在這類夢境中,騰雲駕霧,渾然未醒,人在駕車,心遊三十三天,因酒駕差不多,所以才車禍頻繁,如同家常便飯。

我也曾駕車十多年,這十多年中我像一個農夫,也像一介油漆工人。農忙時,我蒔花種菜、買花苗、買菜種、買肥料,從日出到日落、披星戴月,忙到精疲力竭。春夏秋冬時節,一年到頭,為了美化環境,整理草地,整理園林,每週剪草更是例行工事,一週也不能偷懶。農閒時,除了禪修和筆耕之外,便是油漆房子。工資高昂,無力請油漆工人代勞,就親力親為自己動手了,幸有幾位義工菩薩,都在年輕力壯之時,不但興趣相投,且發了菩提心為廣種福田,樂意追隨勞動,猶不嫌辛苦,大家看見自己種植牡丹等春花怒放,瓜菜豐收,內在的心花也好像在爭妍怒放,處處鶯啼,到處鳥語花香,煮食的又是自己種植的營養豐富的瓜菜,深感法喜充滿,那是必然的了!總之,十多年來,這類瑣碎的農忙工作以及日常生活所需,必須駕車採購,結果周圍數十裏內的超市、農具店、汽車修理店等,都是我經常光顧的商店,店裡的老闆也熟絡得變成好友,也就是說十多年來,我這麼頻繁地駕車奔波於擁擠的公路上,幾乎是天天如此,特別是農忙的季節,一次也沒有出過車禍。原因是我修的生活禪經常在禪境中,內心保持著「和樂清淨」的心境,又讓「清明在抱」,一切舉動皆以智慧作前導,過著「陽光普照滿天紅」的生活,所以能十年如一日,平平安安,不像新新人類的現代新青年造成那麼多驚天動地的事故。

因此以個人的小小經驗,如果現代的新新人類,也有興趣創造像「陽光普照滿天紅」這樣可愛的勝景。證明可以如願以償,毫不困難,絕對可以如般若心經所說的那樣:「智慧到彼岸;智慧事究竟」。心經開示智慧到彼岸的內涵是說如果佛弟子都能掌握智慧的燈光邁向菩提大道,成佛作祖尚且不難,何況其他。這指的是無上菩提,是最高的最究竟功德。「智慧事究竟」是泛指世上任何事功,只要能與般若慧相應,以般若慧為前題,嚴密地、徹底地像「陽光普照」那樣充滿了光明,不糊塗、不誤導、不妄想自然就不會誤入罪惡的歧途,你所求的不論大小事功,就必能如意成就,所以說一切事究竟。例如你是一位家長,你想創造一個有體面、有尊嚴的美滿家園,只要你肯圓滿的接受智慧作主導,你必能圓滿得到,如一群青年學生,他們立了大志,在智慧的引導下,結果他們畢業之時,都達到他們的心願-當醫生、當律師等,像這類事實,可說都是「智慧事究竟」的例證。

「晝夜六時法喜中」這第二句詩是說,如果我們修行能像「陽光」那樣,不論待人接物,不論行住坐臥,都能使身口意的三業清淨得像陽光那麼光明,普照一切,一切都滿天通紅,如此存心,如此自行化他,你個人的身心感受,必定是不分晝夜充滿了法喜法樂,如初地菩薩登歡喜地,初得法喜,樂不可支!如古代殿試,十年寒窗,鐵硯磨穿,千山萬水,上京考試,今得金榜題名,一介寒士貧子,忽然中了狀元郎,一登龍門,身價千倍,怎不萬分驚喜,樂不可支!乃自我創造的奇蹟,特別值得驕傲、欣慰,故我特以「晝夜六時法喜中」來形容一個禪修者一旦從真理中得來的感受是豐富的、充實的,而且是永久而普遍的,這也是因果律的必然的成就感!

「佛子修行觀自在」,「佛子修行」就是佛門子弟經常在禪觀中,如同觀自在菩薩那樣,經常「行深般若」,修行與生活融然成片,無時無地與智慧相應,一言一行,一心一念,無不在智慧的觀照中,所以能保持三業清淨,不動惡念、不生煩惱、不造惡業、不感惡果,這是行深般若(徹底運用智慧)的功德。佛弟子修行,就是佛弟子像觀自在菩薩那樣,不論行住坐臥,不論待人接物,都必定圓圓滿滿地高舉智慧的光明燈,照耀著前程,然後才邁步前進,這樣就不會行差踏錯,就安全得萬無一失了!這樣也自然像觀自在菩薩那樣無罣無礙,聖觀自在,自在聖觀了。 

所謂「聖觀」就是聖者的人生觀,聖者的見地,更高級一點說,那是佛知佛見了,脫胎換骨了,凡夫的知見改造了,再也沒有迷妄的、錯誤的、凡夫的邪知邪見了。這種知見,是以智化情之見,不會迷妄、不會糊塗,不至造成障礙和傷害了,所以說「觀自在」。這是般若禪觀的功德,因人類與生俱來的貪瞋癡煩惱的潛在,加上自私自利的衝動,外境的誘惑,如乾柴烈火不燎原燃燒可能嗎?幸佛祖是無上醫王,知道眾生的病毒攻心,必造成嚴重的傷害,而用般若禪觀的功力,調停他的躁動,使他柔軟、安全,再進而用慧燈明照,使其愚癡黑暗畢竟消除,恢復理性,重見光明,不論見聞覺知都能聖觀自在,無罣無礙,所以說:「佛子修行觀自在」。

「春風春雨花叢叢」,最後這一句詩是展現陽光普照滿天紅的功德成果。地球上如果沒有陽光,地球便是一個黑洞;同時,若無陽光的溫馨,滿布滿球的暖流,地球還是一個雪球,糧食無法成長,人類更無法生存。地球更無春風春雨,在冰天雪地中,花卉能成長嗎?花卉尚且不能成長,那來百花怒放,那來燦爛無比的叢叢鮮花,鬥豔爭妍?

 同樣,我們身膺萬物之靈的人類,如果願意如觀自在菩薩那樣,「行深般若」,在日常生活上,待人接物時,重視智慧,徹底運用智慧,智慧如明燈,永遠照亮著你的前程、你的健康、你的家庭、你的事業,凡是你所主辦的公私事業,必定一帆風順,蒸蒸日上,如滿地山花鬱鬱蔥蔥蓬勃發展,一時怒放,萬紫嫣紅,花香瀰漫,令人陶醉!這就是「般若事究竟;般若到彼岸」的道理。也是聖觀自在的道理!結果本是天文景象,竟關連到「佛子修行觀自在,春風春雨花叢叢」的既玄且妙處竟然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