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萬里無雲顯淨空

萬里無雲顯淨空,心靈不染最玲瓏;
先賢性德如蓮花,悲願弘深氣似虹。

這首詩因見秋空的潔淨而聯想到人性的險惡穢污,並想到聖者的高標性德,而更想到背塵合覺修行證果離垢清淨的道理。可見人性的浮沉,善惡的向背,固能造成人世的興衰與滄桑,但亦能使有感性的人,多少給人帶來殷憂啟聖的憬悟。
  
「萬里無雲顯淨空」,這首詩的第一句,是描寫秋空的景象。一年的春夏秋冬的四時,因秋高氣爽,可說秋空最潔淨,經常是陽光普照,萬里無雲萬里天,無雲無霧,能一望無際,藍靛靛的一片,猶如平靜無波的大海洋,無渣無滓,無遮無攔,所謂萬里晴空,最能表達秋空的意景。
  
成佛之道歸敬三寶章的偈頌說:「正法以為身,淨慧以為命,智月朗秋空,禮佛兩足尊」。這首偈頌主要是稱讚佛寶的功德。
  
世間上的事事物物,多到難以枚舉,習慣把它們簡稱一切法,或世間法,出世間法;有為法,無為法;有漏法,無漏法等。也即世人所說的宇宙萬有,森羅萬象;或如哲學上所稱的心理現象、生理現象、社會現象及自然現象。這些林林總總的一切事物,一切法,它們的體相作用,總是千差萬別,難以統計的。至於佛祖以正法以為身的「正法」則是「一切法」的「真如實相」,且是平等的,沒有差別的,乃具有普遍性,不變性,永久性的真理。因此世出世間的無上法王為一切功德一切法性的化身而名「法身」;同時以發明此法身的空慧為命而稱「慧命」。在佛經中更以此法身慧命的全體大用,特別以「智月朗秋空」來做更顯淺的形容。「智月」是以秋天的明月來形容佛果上的無上菩提-究竟大智慧;「秋空」是以秋高氣爽,無雲無霧的萬里晴空來形容佛果上的真如實相。佛果的三覺圓,萬德具、智德、恩德、斷德都究竟圓滿、清淨無染,如澄澈無比的萬秋空。秋月最光明,秋空淨無染,佛經形容「如如智證如如理」,理智不二,能所交融,相得益彰,正是智月朗秋空的意景!這正是秋月淨空的朗然雙照。
         
「心靈不染最玲瓏」,因秋空的光明、潔淨,令人心生可愛、喜悅,而想到人性的污染、貪婪、瞋恨、愚癡的可憎可惡而對心靈的淨化,感到可尊可敬,而對於淨化了的心靈有熱切的嚮往和期待!因而想像到如聖者或禪師在修證中的清淨無染的心境是多麼馨香,多麼值得大家的傾心和尊敬,像陳列珠寶的寶藏,到處是璀璨無比的寶藏,到處是耀眼的珠光寶氣,令人應接不暇,令人感到無比的馨香,衷心仰慕,衷心恭敬!到處盡是玲瓏美感,沒有人世的滄桑,沒有人世的缺陷和災難,更是無比的豪華、無比的福樂,和無比高貴的風光了!
  
這是心靈淨化之後,智慧曙光的顯露和真理寶藏的開發,而展現的新天地、新面貌、新景觀!這些完全是自家的寶藏,而不是外來的,是累生累劫積累起來的!如金礦銀礦,現現成成的,打開便是。如禪宗惠能六祖,他到黃梅拜見他的師父五祖弘忍,只是印證他的悟境是否與他的師父和古今諸佛如來是否同一鼻孔出氣?是否見地彼此相同?並不是求五祖弘忍給他什麼,法身慧命本不相代啊!如果有,那只是「衣缽」,衣缽只是印證的信物,如一紙文憑一樣,只是象徵性的東西,絕不是真理的當體,真理的當體只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佛法則習慣以「不可思議」來形容。因為破妄證真之後,真的是奧妙得難思難議。難用思想、語言來具體形容,確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可是悟了確是智慧無邊,福樂難量,如古今諸佛,如現代的惠能六祖。迷了愚癡無知,苦海無邊,如五濁惡世的芸芸眾生,福緣惡果竟差距得猶如天淵,難以正比。
  
「心靈不染最玲瓏」,玲瓏是無雲無霧,晴空萬里的境界。反之,若是烏雲滾滾,漫天迷霧,烏天暗地,伸手不見五指,遠山近樹,一片模糊,境色還會玲瓏嗎?心靈世界,被貪欲心、瞋恨心、愚癡心的滾滾迷霧所矇蔽,禪宗祖師說,像一個漆桶,黑漆一團,能玲瓏嗎?玲瓏是清淨的、光明的境界!貪瞋癡煩惱的濃濃迷霧的矇蔽,一絲一線的智慧的陽光也沒有,哪來八面玲瓏的境象出現?「心靈不染最玲瓏」那是心靈的淨化,煩惱迷霧的清除了,智慧光明的亮麗了,才有玲瓏境象的顯現,這關連到禪觀的勤惰、厚薄,有無的分野,因此,心靈不染最玲瓏,肯定是禪觀很精進,功力極高強的成果了。
  
「先賢性德如蓮花」,蓮花是在污泥能不染的君子花,象徵大菩薩或究竟佛果的偉大崇高的無上功德。因為不是大菩薩,不是無上佛果不能在污泥中不染。污泥譬喻煩惱,如貪瞋癡等煩惱三毒,高踞要津,在每個人的心靈王國中,如任其享有特權,不可能不發號施令,及作威作福,不可能不造成國家大亂!五濁惡世的芸芸眾生之所以永劫沉淪,永遠流轉生死,不得解脫,不能超生,即受了他們的災害,吃了它們的苦頭!也就是五濁惡世的苦惱眾生,在煩惱惡臭無比的污泥中,他們不能潔身自愛,不能有如蓮花那樣在污泥中不染的能耐,所以才於無始以來以至於今還得在苦海中浮沉,還不知何時何年何日才能脫身?還要欲哭無淚地面對苦海無邊作長嘆!
 
「先賢性德如蓮花」,先賢就是已經修行證果的大菩薩,已經究竟證悟無上菩提的諸佛如來,他們像清道夫那樣把惡臭無比的煩惱三毒,勤奮地大刀闊斧及細細地刮垢磨光地把它洗滌清除,用六度萬行的清潔劑,把它剷除,這種苦活,被形容為「清淨莊嚴累劫修」,可見這類菩薩大行,不是一蹴可及,不知經過多少生,多少劫才究竟完成,其卓越的苦心孤詣才能有此成果!可見古聖先賢如蓮花那麼清淨的高標德性,得來不易,所以才以「清淨莊嚴累劫修」來形容。
  
蓮花能在污泥而不染,從一個人的修養說,是一個聖德高標的境界!須知這不是一個普通人能做到的境界,甚至也不是一個像孔老夫子那一類的土聖賢能夠做到的境界!這也正是為什麼世間上的普通賢人豪傑的祠堂廟宇不敢稱大雄寶殿,只有佛教寺院,供奉三聖大佛的莊嚴寶殿高貴華堂才尊稱為「大雄寶殿」!因為世間的土英雄、土豪傑,美人關、名利關、生死關、智慧關、道德關,他們就雄不起來了,有人甚至譏笑他們不是英雄而是狗熊!不能像佛祖那樣:「我為法王,得法自在」,什麼關都能過,什麼關都能「聖觀自在,自在聖觀」,無罣無礙,如「閑雲、野鶴」,自由自在;如「蓮花」,在污泥能不染,高超卓絕!無人可比。因此,我國的諸佛如來的雕像,或菩薩雕像,不論是木雕、玉雕、銅雕或鐵雕都是端坐於金蓮,都顯得慈祥可掬、清淨莊嚴。故蓮花成為佛教的標誌,這也可說是對於佛菩薩的性德的最崇高讚仰了!
  
「悲願弘深氣似虹」,五濁惡世的芸芸眾生,由於愚癡無知,僅憑貪瞋癡等煩惱的原始的衝動,根本沒有理智的了解,加上沒有善惡邪正的思辨能力,結果造成無量無邊的罪惡,才沉倫無邊的苦海,且萬劫不復,永難超生!
  
慈悲廣大,願海弘深的佛祖及無量無邊的大菩薩,看在眼裏,苦在心頭,這一群澈骨澈髓無盡悲心的聖者如何忍心親眼看到一羣羣無數蒼生被烈火焚燒,被洪水淹沒,而無動於衷?而不柔腸寸斷,而不駕慈航,渡迷津,而不尋聲救苦呢?
  
而且這些沉倫苦海的廣大人羣,無一不是因愚癡無知,自造地獄,自造刀山,自掘火坑,自我埋葬!一羣悲天憫人的聖者,看到這種苦況,多麼不忍,多麼不值!怎不挖空心思,用盡智慧捨命救濟?所以說「悲願弘深氣似虹」,這實是必然的氣象。菩薩的六度萬行便是菩薩廣度眾生的本錢;菩薩的四攝法門乃是菩薩廣度眾生的手段,可見,菩薩若不廣度眾生,菩薩便變成遊手好閒無事可作的一羣了!因此,觀世音菩薩之所以不能安於西方淨土而要跑到五濁惡世的娑婆世界來,即因西方淨土太幸福、太快樂了,無眾生可度、無事可做,只有娑婆世界到處都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因為這裡苦難眾生太多了,到處都需要與樂,家家戶戶都需要拔苦!樂與不盡,苦拔不完。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才是觀世音菩薩的舞台,觀世音菩薩在此穢土到處尋聲救苦,到處展開救濟工作,這種忙碌不停,救濟不完的轟轟烈烈的工作,這不正是「悲願弘深氣似虹」的偉大表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