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4日 星期六

裴休丞相送子出家的故事 (九)

江南江北鷓鴣啼,送子忙忙出虎溪;
行到水窮山盡處,自然得個轉身時。

這是「裴休丞相送子出家警策箴」中附七言律詩及七言絕句中最後一首詩。這首詩中一半是描寫他送子出家的時節因緣和出家的地點外,另一半是對於公子出家後的寄望、期待和祝福。

「江南」即長江以南的一片廣大地區,包括浙江、福建、江西、湖南諸省全境及江蘇、安徽等省、長江以南及四川、貴州二省的東北部皆是其地。

「江北」即長江以北,今俗稱「江北」,幾乎是屬於江蘇省的北境的專稱。

「鷓鴣啼」,鷓鴣屬鳥類,體大如鳩,頭頂暗紫赤色,背灰褐色,嘴紅腹黃色,腳深紅,群棲地下,營巢於土穴中。「啼」就是鳥鳴,此鳥喜對啼,此起彼落,啼聲特別,本草禽類說:『其鳴曰:行不得也哥哥』!這句話據我推測,其意若果如此,那就含有彼此勉勵之意,警惕世道崎嶇,前途險阻,哥哥弟弟皆得特別小心了!

「江南江北鷓鴣啼」,裴休大人告訴大家,一年之計在於春的大好時光,寒流散盡,冬去春來,春風送暖,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季節。大江南北的這片大地上的樸實勤奮的人民,也隨著一年之計在春的季節,大家都忙著荷鋤犁田、下種插秧作春耕了。此時的大江南北由於氣象溫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春的原野,春的山河大地,到處鳥語花香,這是一個多麼可愛的景象,所以裴休大人用「江南江北鷓鴣啼」來形容,這種景象不獨富有詩情畫意的景觀,也好像在展現他所治理的國家是一個多麼昇平的境象!

同時他引用鷓鴣啼的詩句多少也有意無意中借用「行不得也哥哥」的意景來警惕他的公子,希望在他奔向菩提大道上,修行過程中,不可大意,事事小心。持戒也好,習定也好,修慧也好,甚至待人接物也好,都不可大意,才能道業精進,和樂清淨,才能「統理大眾一切無礙」而臻於圓滿。

裴休大人對他公子的庭訓如此細膩,用心如此良苦,他的公子-法海禪師也終於成為一代宗師,成就非凡,可見是其來有自了!由此也可見裴休大人於朝廷中治理國家的政績,也非幸致。

「送子忙忙出虎溪」,這是點出他送子出家的目的地。他把兒子送到那兒出家?到廬山東林寺出家。

「虎溪」位在江西省九江縣南廬山東林寺前。東晉時高僧彌天釋道安法師的得意弟子慧遠法師居東林寺,每次送客都不越過此溪,若過此溪,住在山上的老虎即號鳴。有一天遠公與陶潛和也是一位有道之士陸修靜他們一面行一面談話,不知不覺中逾越此溪,當時山上的老虎隨即嘯鳴,三人因此大笑而別。後來便建三笑亭於此作為紀念。李白曾有詩:『笑倒廬山遠(慧遠)何須過虎溪』;郎士元詩也云:『石林精舍虎溪東,夜叩禪扉謁遠公』,所詠的皆是與虎溪有關的典故。

據廬山記敘述虎溪的風景為:『流泉匝寺,下入虎溪。昔遠法師送客過此,虎輒號鳴,故名。時陶元亮(即陶淵明)居栗里山;山南陸修靜亦有道之士,遠師曾送此二人,與語合道,不覺過之,因相與大笑。今世傳三笑圖,蓋本於此』。「按三笑繪圖,始自唐李龍眠,東坡、山谷等亦盛唱此事」。以上所列,為史書的記載,此溪之所以名虎溪,原來有如此奇妙的原因,太難能而希有了!

裴休大人詩說:「送子忙忙出虎溪」,我們讀到這一句詩,彷彿看到一幅幽美的畫面。一位朝中大官員,親切地手牽著一位幼童,在柔和的初春,陽光剛剛揭開薄薄的霧紗不久的上午,忙著趕路,穿過虎溪,走進雄偉莊嚴、古木參天、風光如畫的「東林寺」,此寺為學貫古今、德高望重的慧遠禪師所主持的寶剎,也是遠公與陶潛(陶淵明)等名學者、高僧名士,談禪論道,詩詞唱和的所在。為聖人所居,能降龍伏虎。如兇暴無比、野性難馴的老虎都降伏了,成為大德高僧的護法。

裴休大人「送子忙忙出虎溪」的詩句,不僅是敘述他送子出家的實際情境,其實也含有響應江南江北地區勤奮農民,當此春光明媚的春耕季節,大家爭先恐後地、勤奮地忙著春耕,暗示他送子出家同他們是一樣,也是忙著另一種春耕!

農人的春耕,耕的是肥沃的農田,下種的是稻穀,豐收的是糧食。裴休大人送子出家,耕的是心田、福田,下的是善根種、福慧種、菩提種,將來成長的是菩提樹,開菩提花,結菩提果,豐收的是成佛作祖的輝煌果實。可見大家忙的都在春耕,因耕的田,下的種有異,所以豐收的成果也不同。

俗語說:「一子出家,九族超生」。其實一子出家,一旦成佛作祖,度人無數,「雨露均霑,陽光普照」,何止九族超生,慈雲普蔭,福澤弘施,人天獲益!因此裴休大人風塵僕僕,帶著稚齡的寶貝兒子,從北方跑到南方,「出虎溪」就是入廬山到「東林寺」拜訪當代高僧「慧遠法師」,懇求禪師攝受他的兒子為門徒。俗語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裴丞相的兒子氣質非凡,當然是龍子龍孫,不是小麻雀,而是大鳳凰了。俗語也說:「名師出高徒」,貴為丞相的龍子鳳凰,當然也要尋訪一位名師教導,才符合名師出高徒的寄望,這是裴丞相「送子忙忙出虎溪」的主因,由此也可見廬山慧遠禪師是法海禪師的師父。

「行到水窮山盡處,自然得個轉身時」。前兩句詩是描寫裴休大人送子出家的時序因緣和地點,現在的最後這兩句詩是描寫出裴休大人對於新出家學佛的兒子的寄望、期待,更可說是願景和祝福!

從地理現象說,地球區域之大,流水之長,再加上有限的生命,要行到水窮山盡處任誰也無此能耐,若說世上有誰能做到,那是幻想。那裴休大人說「行到山窮水盡處」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依我推測,他所指的是心性上修行上的功夫。如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說:「行深般若,照見五蘊皆空…」的境界,到此田地,這是「行到水窮山盡處」了。這種境界是超越時空的境界,只此境界才有水窮山盡的可能。

我所知道古禪師多數是「盡山窮水」的武林高手,這兒不妨請他們出來熱鬧熱鬧,表演他們是如何盡山窮水的武藝和經驗,讓大家開開眼界。他們像是賣關子似的那樣宣布:他行腳行遍天涯海角,尋遍千山萬水,結果他好像很失望似的宣布:

二十年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這等於說窮山窮水,並沒有窮出一個什麼名堂來,同大家的見地一樣,平平凡凡,沒有什麼特殊,這也等於說,走了那麼多冤枉路,根本沒有找到水窮山盡處。好像靈雲「三十年來尋劍俠」那樣,「幾回落葉又抽枝」?寺前的桃花,年年落葉又抽枝,可是三十年中,有二十九年,年年都是這樣錯過,沒有一次尋到劍俠。縱然尋不到也要尋,這種耐性仍要持續,不能間斷。

歷代禪師也都是這樣,縱然水未窮,山未盡,還要繼續,不能放棄,一定要追到水窮山盡為止。

二十年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這回逮著了!「見山不是山」,山盡了;「見水不是水」,水窮了!為什麼山沒有了?山與水哪兒去了呢?山宛然,水宛然,山水沒有消失呀,為什麼禪師看不見呢?這是「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的境界,這是禪師入了深觀,破迷啟悟,超凡入聖的境界。

 緣起如幻,眾相宛然,所以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這種見地好似與凡夫眾生所見相同,其實同中有異。凡眼所見的是山是水,不離自性見。聖禪師所見,雖眾相宛然,但通達緣起如幻,故能突破,從「法住智」證入「涅槃智」。「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從「假觀」入於「空觀」,所見到的盡是「平等法性」,千差萬別的山河大地不見了,身心世界都融入平等法性的空性中,受用無上法樂,充滿法喜,這是涅槃智的定境,「如如智」與「如如理」互相交融,渾然忘我的聖境,乃涅槃的無上法樂!這也才是裴休丞相所謂「行到水窮山盡處」的境界。

三十年後,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

這六十年中,看山看水的見地的變化,有很大差別。最初的二十年間,看山看水是凡夫的心境,如同一般凡夫一樣,受著自性見的影響,「名言識所識」的分別,所以那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大致與凡情無二無別。到了慧解漸明,法住智的見地的萌芽之後,所見的山水也起變化而通達緣起如幻了。到了涅槃智現前,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時,而所見的是一切平等的法空性了。

到了最後二十年後,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好像又還原到原始狀態,其實不一樣了。最初見的山水是凡夫知見,所見到的山河大地,不免總是拖泥帶水,滯留在自性見的階段,現在所見的沒有這些了,通達緣起性空,不執著,不再為外境所迷惑了。到了此時能真俗圓融無罣無礙,這叫從空出假,能莊嚴淨土,成熟眾生,大開水月道場,廣作夢中佛事,為了利生的需要,能隨緣赴感靡不週了。

「自然得個轉身時」,這最後一句詩是形容「大徹大悟」的境界,也即前面所說的「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證悟法空性的悟境,也即古禪師所說的「虛空粉碎,大地平沈」的境界。空性定中,萬相空寂,平等平等,山河大地的差別相沒有了,所以說大地平沈。

「轉身時」是因為眾生受著煩惱業力的纏縛,從無始時來即在濁流中打滾,猶如身墮羅網,無法翻身,無能脫困,現因修行,裂開羅網,逃出濁流,躍上清流,自由解脫了,海闊天空,可以無罣無礙,自由自在了,所以說:「自然得個轉身時」。這是裴休大人對於出家兒子的願景和祝福!閱讀法海禪師的歷史,他確能做到,並未辜負他慈父的寄望!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