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康寧世共求,法王座下好清修;
慈光普照無窮極,聖域高登佛國遊。
「福壽康寧」這四個字中,我認為福字特別重要,如果一個人的福力雄厚了,「長壽康寧」便應該不成問題了。但世人只喜愛享福,從來就不惜福、培福,結果僅有的一點薄福,竟也於顛顛倒倒中、不知不覺地消耗殆盡!主要原因是人在福中不知福。例如我有一位朋友的姊姊,原是一個普通莊稼的窮苦人家,住在鄉下靠一畝薄田,種植過日,但他的祖先置有一片山地,以前一片貧瘠的山地,無人注意,無人要,不值錢,現在因政府規劃開發為高級住宅區,地價突然飛揚,寸土寸金,因此原是一介貧民,現在忽然變成一家暴發戶了,錢淹腳跟,穿金帶玉,他的年青子弟,無心學業,金衣玉食,只知花天酒地,吃喝玩樂,開的名牌跑車,為求刺激,把車開到高山險谷,結果飆落深潭,人車俱毀,有錢有福卻無命享,這不是人在福中不知福嗎?
又如我們閱讀史書,見到歷代帝王,擁有國家,富甲天下,享盡榮華富貴,衣的是龍袍,食的是山珍海味,後宮三千佳麗,宮娥美女成群結隊,笙歌達旦,日夜飲宴,醇酒美人,因此多數帝王,不是為了王位,互相殘殺,死在刀下,或被毒死,便是荒淫無度,自我摧殘,身體虛弱,短命早死。貴為帝王,你能說他們沒有福報嗎?人在福中不知福、不惜福,福享得過了頭,結果是慢性自殺,自我摧殘,無緣再享。
我曾說:「因緣福報各春秋」,時代不同,因緣福報也截然不同。如四十年代,國家被日寇侵略,漫天烽火,國計民生被日寇摧毀,殺戮、搶劫,民窮財盡,到處斷垣頹壁,元氣大傷。民國三十四年日寇投降,隨之京滬杭州等地的學校復校開課了,三十五年秋,我也同五六位同學從香港坐船到上海負笈轉入杭州武林佛學院就讀,學院殘破,宿舍在樓上,寒風像利箭似的從殘破的窗戶間鑽進來,住在房中就像置身冰箱,也像黑洞,因沒有電燈照明,也沒有暖氣調節。伙食更苦,糙米飯,菜是一碟臭得令人頭暈腦脹的旱菜梗和十餘粒的黃豆。夏天,傍晚自修,三人一組,圍著一張圓桌子,一盞昏蒙的煤油燈,溫習功課,看書或寫作,大家雖然聚精會神集中火力攻讀功課,但從樹林中湧來的蚊蟲,成群結隊,聲勢浩大,把我們這班同學叮得遍體鱗傷,而且大有要把我們抬入樹林讓他們的族群共同分享的樣子,像這麼惡劣的讀書環境,但並沒有影響我們的求知意志,個個埋頭苦學。後因國共內戰,烽火彌天,迫於無奈,才逃亡台灣,如初入福嚴精舍親近印順導師,那時是民四十五年,福嚴精舍成立不久。精舍位於高山,打井失敗,食用之水由牛車從溪流中取來的水拉上山,須經過濾然後食用。澆花洗滌的用水,則是儲蓄的雨水,幾乎是滴水難求,因此,節約用水更是嚴守的共約,但台灣氣候異常悶熱,不論勞動抑靜下看經寫作,總是難免不汗流浹背,尤甚是夏天,房內好像火爐,全身經常是濕漉漉的,那個窮苦的時代又沒有電扇吹風,只能搖搖紙扇子。最苦是向有潔癖的我,要兩三天才有機會洗一次澡,那才是最難忍受的酷刑!
精舍的伙食也很差,常住規定每人一天的伙食費是新台幣一元,一天三餐一元能買到什麼好菜呢?菜類中最便宜的是大冬瓜,因此有時是天天吃冬瓜,沒有別的青菜可吃,油水又少,冬瓜吃久了,實在乏味,吃的又是糙米飯,久而久之,委實難以下嚥!最使我慚愧的是個人業障太重,身體太過虛弱,飲食差,營養不良,吸收能力差,身體更弱了,加上飲用的又是明礬過濾的河水,水性如清潔劑,造成嚴重的腸胃病,曾暈倒街上不省人事,幸路人救起,後來更因營養不良,染上肺結核病,吐血不止,無錢醫治,幸有好心人示以秘方-生服大蒜頭,因此得救,不至於病死。
當時在印公門下,個人可說是因緣福報最差的人,又因生性內向,不善於攀緣,因之,一介窮學生根本沒外援,結果是囊空如洗。精舍的生活是學院式,又住於高山,平時沒有香火佛事,常住又沒有像我們現在每月發放單資做零用,窮困那是必然的了。但「因緣福報各春秋」,別的同學並不窮,他們有外匯,有儲蓄,且懂得把資金向外貸借,幾乎每月都有利息入袋,見到他們喜形於色地在數錢,我雖無錢可數,但我仍然可以分享他們的喜悅,對他們表示隨喜,卻無羨意和妒意,因我明白因果律,知道財富與因緣福報有關。他們的有是前世修來,我的無是前世未修的結果,應生慚愧,應生隨喜,應即發心培福,不宜生妒,妒意有害無益,妒意是造成仇恨的溫床!世人的喊打喊殺,及各式各樣的大小戰爭皆來自仇恨的惡意,惡意沒有,天下就太平了!
有人問:生活得那麼艱苦,居然能甘之如飴,始終動搖不了你的意志,為什麼?原因是你若抱著如舍利佛尊者所說那樣:「我為法來,不為床座」,為學道,為求法,不是為名為利,那麼環境的好壞,物質生活的優或劣,就不會對你有太大的影響了。不說你是一個志在陶鑄聖賢的佛弟子,即如一個普普通通的儒者,他們希望的道還未能超越生死苦海的凡人之道,如孔聖的弟子顏回,尚能做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亦不改其樂」!為何他能夠如此艱苦卓絕,安貧樂道?因為他志在求道,道在即樂在。可見苦與樂與環境的好壞關係不大,道帶來的法喜,是心靈上的形而上境界,法喜的提昇,苦便化於無形了!
如我來了美國,移居紐約華埠,為了弘法利生,租了一層樓作佛堂,因無錢買傢俱,桌子椅子都是街邊撿來略微修理應用,雖然十分簡陋,但比國內好多了,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又有冷熱自來水供應多麼舒適。後來買了房子,如法王寺,慈航精舍,空間比較大,可以容納更多的信眾,住宿,講經禮佛,聽經等等都比租來的好得多了,不只是設備周全,道糧也充足,各種水果都有,可以隨意取用,比我在台灣一年也吃不到一條香蕉,其他水果更只是望梅止渴了,現在如此豐衣足食,每月每人也有單資,綠卡也是常住出錢代辦,如此美滿生活,各地前來掛單的住眾,卻仍然不知足,嫌東嫌西,仍然不滿,說三道四,閒話多多,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比我當學生時代的生活苦況,已是天上人間之別了,怎不令人感慨兮之!?這就是人在福中不知福的苦楚!
因個人喫過苦頭,捱過苦況,領略到「殷憂啟聖」的意義,故永遠能「知足常樂」,永遠能「粗衣暖,菜根香」,對於世間欲樂,生活享受,從來不敢奢望,故能在貧窮安於貧窮,清茶淡飯,生活得很充實,很自在,很安樂,法喜不斷,因此,如果有人問我什麼是福?我會告訴他:「心安理得是福」,「知足常樂是福」。因為心安理得的人,內心必定沒有愧疚;仰不愧天,俯不怍人,心境才能平和、寧靜而安樂,這還不是有福嗎?
長命世人所共求,若是貧窮長壽,或痛苦長壽,就不值得羨慕了!所以長壽要是健康的、快樂的,而且是富貴的長壽,才值得羨慕。因此,有福有壽還要無病無痛,生理健康,更還要心理健康,才是雙全的福壽,也才是雙全的安寧,所以福壽之外心安理得很重要。總的來說:長壽、健康、安寧所有根基都來自福報。福報的奠基堅硬和雄厚了,長壽、健康、安寧便穩如泰山,永遠不動搖了。一般人很少注意惜福、修福、培福,相反的卻只知享福。享福是消費,是折福。享福是開支,開支越大,福報的損失越快。惜福是節流;修福、培福是開源。一般人喜歡享福,不喜愛修福、培福,福報享受透支,有人福盡福終而死,如油盡燈枯。故福壽康寧世共求,是否都能得心應手如意求到,就得看是否人人都知道惜福、修福、培福,否則,大家都只知享福而並不知開源節流,那肯定,求者眾,得者稀了。
「法王座下好清修」,這是禪師的苦口婆心殷殷提警,世上諸公,既然大家都狂熱,都有志一同追求「福壽康寧」,就不能只知坐而言,不肯起而行,那可能只是開的空頭支票,不切實際,最有效的辦法,是大家一起,廣種福田,法王座下是一個無上大福田,一方面注意惜福、修福、培福,既節流又開源,要達到福壽康寧就不難了。而且這福壽康寧可以更上一層樓,如果有大志的話,可以超越一般庸凡的福壽康寧,可以達到更高尚、更究竟的福壽康寧。這福是無上佛果的大福,「究竟無上師,三界無倫匹」,世出世間,還有誰能比佛的福報更大呢?世人的壽命不論多長,由業感的支配之下,永遠超越不了業感的極限;佛果超越業感,證悟了不生不滅的真理,如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明無量壽,這種長壽不比人間世的短兮兮的人壽可愛嗎?佛果功德,佛稱無上醫王,佛還不健康嗎?福果上的金剛大定、楞嚴大定,穩固如須彌山,八風吹不動,端座於金蓮,佛的禪功了得,還會不安不寧嗎?如果我們有志,於法王座下,勇猛精進,持之以恆,行之以漸,不論希望那種福壽康寧,一定功不唐捐!
「慈光普照無窮極」,這也是說,佛祖像我們的慈母那樣,無時無地不在關心我們,眷顧我們,到處散發著大慈悲、大智慧,像春風撫拂大地,像陽光溫馨萬物,使大地芳草如茵,百花怒放,樹木敷榮。佛祖的慈悲智慧也是如此,使常隨佛學的眾生,罪障消除,善根增長。這是從佛祖方面說,佛祖的慈悲智慧,如雨露普施;如陽光普照,陽光雨水的能量、水份,你能吸收多少,也要看你是大樹、中樹、小樹等的吸取能力。同樣原理,佛祖對於眾生,雖然是願弘悲深,不論是慈光慧光,無不日夜普照,無盡無止,身為佛門弟子的眾生們,也必須依教奉行,努力實踐,學習修行佛的慈悲,學習修行佛的智慧;如有志求學的學生,在學校中接受老師的教導,用心聽講,注意學習,每天做好功課,學期中小考、中考、大考,成績斐然;在學校是一個的好學生;在家是一個循規蹈矩的好子弟;在社會上是一個優秀的好青年,為社會的菁英,國家的棟梁,要這樣互相配合,不只是佛光單向的普照我們,也要我們迴光返照,禮尚往來,來回交往,才能有良好的成果。學校裡沒有一個優秀的學生是懶惰不作功課的學生。可見佛光普照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也要以佛的慈悲光,智慧光來自我修行,使自我的身心脫胎換骨,充滿慈悲,充滿智慧。慈悲無敵人,人人可親,人人沒有惡感,四海之內皆兄弟,敵人沒有了,天下太平。智慧無煩惱,智慧如燈光,疑團黑暗都消失了,慎思明辨,不再糊塗,理智抉擇,何去何從,迷途知返,慧光普照,陰影沒有了,沒有煩惱,煩惱變菩提了,這才是佛的慈光、智光,及眾生的慈光、智光,光光輝映無窮無盡的境界和內涵。
「聖域高登佛國遊」。聖就是聖人。聖人有兩種:一、世間聖人,如孔子是世間聖人,但他沒有了生死得解脫,他在世間。還受著業力所支配,難免生死輪迴,仍是六凡眾生,只是他於人道上,學養高,德行好,因而被尊為聖人。二、出世聖人,如佛、菩薩、聲聞、緣覺等而被尊為四聖。他們不但斷除一切煩惱,了脫一切生死,證悟了法性真理,不再受六道輪迴了,不但福報大、慈悲廣、智慧了得,能廣度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離究竟苦,得究竟樂,他們才是真正自在無礙的大聖者。「聖域」就是佛菩薩-大聖者清靜莊嚴的佛國淨土。「聖域高登」或「高登聖域佛國遊」,都是形容佛國淨土,只有高登聖域的聖者-佛菩薩及聲聞緣覺的四大聖者的行宮聖地,他們才有資格,才有福分享此法樂,可以在那兒遨遊,六凡眾生雖然因為煩惱蒙蔽,業障深重,無此資格,無此福份,但假定有一日善根因緣成熟突然發起大菩提心,常隨佛學,勇猛精進,修菩薩行,六度萬行成就,煩惱斷,業障消,由於福慧雙修,善根完備,超凡入聖,預於聖流,如出籠仙鶴,如自由舒卷的閒雲,往時「唯佛一人住淨土」,現在是凡是入聖超凡者都可以「高登聖域佛國遊」了,五濁惡世,輪迴六道都成歷史,都說:「拜拜」了,這還不夠「揚眉吐氣」嗎?這是多麼溫馨,又多麼耀眼的成就啊,確是值得共同隨喜了!